明明是实力派,为什么现在的贾玲让人“无感”了
更新时间:2025-02-05 18:00 浏览量:2
阔别春晚舞台三年之久!
重审贾玲在娱乐圈的现状,张艺谋的预言竟全然应验!
贾玲
2025年的春晚舞台热闹非凡,却也透着一丝陌生。
语言类节目几乎集体“换血”,除了岳云鹏、沈腾、马丽等几位老面孔,其余大多是观众不太熟悉的新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往经常出现在春晚的喜剧演员,比如孙涛、冯巩等人,今年没去央视春晚,而是去了地方台的春晚。
这场“换血”风波,也让观众开始怀念起曾经的春晚笑声,尤其是那个总是能带来欢乐的贾玲。
曾几何时,“我想死你们了”这句亲切的问候一出,浓浓的年味便扑面而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春晚,那句话没再出现。
岳云鹏的相声被批敷衍了事,沈腾马丽的小品也略显平淡,全靠两人多年的默契苦苦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语言节目反响一般,很多人都在抱怨。
与此同时,网络上却刮起了一股“想念贾玲”的风潮,这与春晚语言类节目的乏善可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贾玲缺席的思考。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贾玲的喜剧天赋毋庸置疑。
她总能用三言两语就引爆全场,即使偶尔包袱没抖响,她那张面如满月的脸庞也自带喜庆buff,一个酒窝浅笑就能让观众莞尔一笑,甚至捧腹大笑。
她敢大胆地扮成女强人,又能把头发烫成老式奶奶头,演起刁钻的婆婆来也不在话下,演技多变,风格多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和张小斐合作多年,她简直是行走的时尚标杆,每次亮相都能美得让人热议,引领潮流新风尚。
这对黄金搭档,一个负责搞笑,一个负责美丽,配合默契,曾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欢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些年,贾玲几乎每年都会带着新作品登上春晚舞台,尽管偶尔会被吐槽,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是观众心中不可或缺的喜剧元素。
然而,如今她彻底从春晚舞台消失,反而激起了更多观众的想念。
贾玲从喜剧演员变成导演,这条路走得挺坎坷,但也挺有意思。
贾玲
2021年,《你好,李焕英》以54亿的票房成绩横空出世,轰动整个电影界。
这部充满真情的作品,不仅让贾玲一跃成为“全球票房最高女导演”,也让她在喜剧之外,展现了作为导演的才华。
贾玲接着推出了一部励志影片《热辣滚烫》。
贾玲
为了这部电影,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成功减重一百多斤,凤凰涅槃般的蜕变,为这部电影增添了更多话题和关注。
《热辣滚烫》票房大丰收,34亿成绩单再次显示了贾玲的超级人气。
两部电影的成功,让贾玲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张艺谋
她不仅是个搞笑艺人,还是个当红导演。
与此同时,她开始有意减少综艺节目的曝光,保持神秘感,每次出现都精心策划,力求每一次亮相都充满含金量。
她曾在好莱坞低调现身,以一位沉着冷静的东方女性身份,领导着一流的西方团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曾得到邀请参加巴黎奥运会,在那里她展示出了活力四射、神采奕奕的魅力。
贾玲不再只想着小本生意,现在她的视野已经扩展到了更大的商业版图。
高端品牌代言、专属设计、时装盛宴的最终璀璨登场,标志着贾玲从小角色跃升至娱乐圈的巅峰,成为了女性自立、自信的典范。
贾玲
然而,站得越高,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也愈发严峻。
贾玲在转型风格的道路上历经波折,伴随着不少质疑之声。
在这个看重外貌的娱乐圈内,贾玲的容貌并非一眼惊艳。
虽然“成功”的光环曾为她增添了一层顶级滤镜,但随着滤镜逐渐消退,外貌的短板也逐渐暴露。
贾玲
贾玲作为导演,其技艺尚待精进。
无论是《你好,李焕英》还是《热辣滚烫》,都能窥见模仿的影子。
前者剧情的反转似乎受到了韩国电影的启发,而后者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则近乎复制了原作。
一旦影片中缺少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其整体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张小斐、贾玲
此外,在电影艺术的诸多方面,如摄影、色彩运用以及剪辑等,贾玲的作品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彰显,更多依赖于情感的煽动来触动观众。
如果回到喜剧的道路上,贾玲曾经的优势也似乎不再存在。
昔日那位充满趣味的“胖玲”已然成为历史,当下的喜剧舞台上遍布着众多杰出的对手。
贾玲。马丽
马丽已成为众多导演竞相邀请的合作伙伴,李雪琴、金靖这些新兴的喜剧人才也迅速崭露头角,就连连续两年亮相春晚的小婉管乐等新生代也能填补喜剧界的空缺。
胖玲拥有她无可替代的独特韵味,而瘦身成功的她则仿佛变成了另一位艺人。
贾玲所面临的困境,恰似她在春晚小品中的那句经典之语:“我的五花肉没有灵魂了。”
贾玲
2024年8月某次线下聚会,贾玲带着她那略显“丰腴”的身影重返大众视野。
尽管亲和力与幽默感依旧在线,网友们却敏锐察觉,她似乎又步入了“微肉时代”。
这一现象随即引发热议:贾玲是否因减重而错失了一部分观众的好感?难道在大众心中,那个曾经的“胖嘟嘟的玲儿”才是无可替代的吗?
贾玲
提及喜剧界的转型案例,王晶曾分享过吴君如的经历,她从喜剧界的领军人物成功瘦身之后,也不免遭遇喜剧市场一定程度的冷落。
眼下,贾玲似乎正面临相似的挑战。
王晶
她曾是娱乐圈里的一股清流,不跟风“瘦成闪电”,凭借自己搞笑的演技圈粉无数。
瘦身成功后,那股特别的魅力似乎淡了一些。
在喜剧的道路上,贾玲曾凭借“胖”的形象创造了无数经典的包袱。
贾玲
她可以自嘲自己是“小秤砣”、“有喜”,甚至可以拿自己的体重开玩笑,突破观众的底线,从而引发笑声。
然而,这些梗,如今却很难再从瘦下来的贾玲口中说出来。
贾玲
“胖玲”的形象,真的回不来了吗?
当然,贾玲的“消失”,并非完全因为外形变化带来的限制,更多的是她主动的选择和探索。
贾玲
回顾贾玲的喜剧高光时刻,多数都源于自我调侃,拿自己编段子,娱乐大众。
然而,这种自嘲式的幽默,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以被接受。
瘦下来的贾玲,似乎也失去了这种自嘲的勇气和底气。
并非不能,实不为也。
贾玲
尽管很多观众仍在怀念曾经那个带给他们无数欢笑的“胖玲”,但贾玲本人却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她不断突破自我,不给自己设限。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她透露了自己的终极梦想:打造一部国民级情景喜剧,聚集一批国民度最高的演员,让观众只要调到这个频道就舍不得换台,她要既做导演,也要参与演出,希望这部作品能够代表一个时代,陪伴一代人成长。
贾玲
当下的贾玲,正全情致力于其第三部电影作品《转念花开》的筹备之中。
这是一部深刻聚焦传销现象的现实题材大片,细腻描绘了警方与一名普通家庭主妇携手对抗传销团伙的精彩篇章。
这部电影不仅邀请了张小斐、杨紫、王骁等实力派演员加盟,更大胆地触及了社会热点话题,展现了贾玲作为导演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作野心。
贾玲
杨紫在电影里演了个坏蛋,给影片带来了不少新鲜感,让人更期待了。
对于贾玲而言,拍摄自己喜欢的电影,远比迎合观众的喜好更为重要。
有人质疑贾玲转型后的选择,认为她变得浮躁,不再接地气。
贾玲一直对喜剧情有独钟,只不过她现在对喜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不同的表现手法。
她不再局限于春晚小品的舞台,而是希望通过电影这种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她对喜剧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贾玲
她为Prada做代言,和李现、马龙这些明星拍合照,总是站在最中间。
就是马伊琍、杜鹃这些名气很大的明星,也只能站在她旁边。
这认可了她的商业价值,也展示了她作为成功女性的影响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贾玲的成功绝非侥幸,她一路摸爬滚打才到今天。
小时候想跳舞被嫌胖,转头搞表演,考中戏、北电都不中,再试一次才进门。
贾玲
喜剧路上,她扮丑、豁出去,体重涨,热爱不减。
未来怎样?咱等着瞧!
但贾玲这股子拼劲儿,绝对给喜剧电影开新路了!
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