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桥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郭德纲声称挖掘100出河北梆子和100出评剧,说话算数吗?

更新时间:2025-02-10 01:37  浏览量:3

今天看到两个关于郭德纲的视频,其中一个是津云微视发布的。在这段视频中,播音员讲,郭德纲与河北梆子名家还计划复排100出河北梆子失传剧目。

另一段视频由《天视消费者》发布,视频中郭德纲明确表示,今年计划在京剧评剧梆子还有曲艺方面有大的作为,希望挖掘100出老的河北梆子剧目、100出评剧和大批京剧,希望能够让市场繁荣一些。

《天视消费者》是天津广播电视台的栏目,之前发布那段视频的《津云微视》是津云新媒体的栏目,身份及消息来源都不容置疑。

那么问题来了,郭德纲说话算数吗?

各位纲丝们别误会,我这可不是专为否定你们的角儿,实在是他这些举措手笔太大了,我担心能否实现。

两段视频都讲了要复排100出河北梆子剧目,虽然郭德纲没说都是“失传剧目”,但用的是“挖掘”二字,意思是一样的。另外,既然是挖掘传统剧目,那就不可能是二三十分钟的折子戏,起码每出得两个半小时的整本戏吧。那么我不禁疑问:

1、100出失传剧目是只有剧名,根本没有剧本、唱腔或舞台演出的失传吗?还是有剧本在世?亦或是有部分片段在?或者是有个别老艺人记着剧目全本?

无论是哪种情况的失传,势必还需要补齐其他方面。即便是剧本都在,二度创作也是大工程,包括剧本润色、音乐创作、导演与编剧的认可等,这个时间可短不了,单个整本戏最少也得几个月吧?100出剧本改编需要多长时间?同步推进的话需要多少人?

假如只有剧名的话,编撰剧本、创作音乐、设计唱腔、灯光舞美配合恐怕时间就更久了。

2、假如100出剧目的剧本都在或是至少有一半在,那么这些秘本在哪?为什么这么多年束之高阁?是剧目太次还是有其他情况?如果是剧目不行的话,复排有意义吗?既然郭老师都说了要复排,自然他认为有意义,在这里就不再疑问。

3、就算是剧本都全,也能找上足够多的专业人士二度创作,那么一出整本戏从筛选演员、熟悉剧本、背词、试唱、走台、排练直到首演也得两三个月吧。100出戏需要多长时间?

据我多方了解,百人左右的剧团在不影响日常工作和演出任务的同时,从创作到排练再到演出,每年排一两出精品大戏已经不易,有的单个精品戏甚至需要打磨好几年。

假如啊,咱们适当降低一下标准,每出戏以基本排练到及格为限,百人剧团每年排三出新戏,100出得三十多年,这个时效显然太长了,恐怕郭老师和观众都等不起。

那么要想提高时效的话,恐怕就得加人了。按照百人剧团的规模找五个,也得六七年排演完。假如再打造一部分精品的话,恐怕得十年了。

4、上面分析的只是100部河北梆子,郭老师还说了100出评剧与大批京剧。还以十年为限,这又得增加十个左右的百人剧团吧?

每年十五六个百人剧团,连续十来年的创编演,工资、福利、办公、交通、餐饮、住宿等等,这可绝不是小数目呀,郭老师能承担还是剧团能承担?

这么多剧团又从哪找?把天津成规模的剧团都找遍?外省有愿意合作的吗?

更主要的是,这么多的人财物投入后,谁卖单?观众吗?这可都是未知数呀。

正因为考虑到这么多现实问题,我才担心郭老师说话是否算数。当然了,以郭老师的身价与地位,应该是不可能说话不算数的,否则岂不是人设塌房吗。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