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了,聊聊老师们工作的那点事儿
更新时间:2024-09-11 23:54 浏览量:47
今天是9月10号,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另外说一下,台湾省的教师节是 9 月 28 日,孔子的诞辰。
其实在每年的教师节这天,是老师们最难捱的一天。
最近几年的教师节,学生家长给老师送礼物,变成了博弈论的囚徒困境。
家长不知道其他家长做出的选择,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就得去送,最终变成了教师节不给老师送礼,反而成了不正常的事。
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对教师节是有红线的,我觉得别在今天给老师们添麻烦。
孩子到学校,给老师一个真诚的笑容,一句祝福就行了。
尊重别人,就等于是尊重自己。
前两天,网上一个叫刘伟民妈妈的家长,在学校班级群里火了。
我看完之后,感触颇多,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些年里苦逼的老师们。
我总结了一下,老师这个职业的工作压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日常的教学工作压力。
很多老师反映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的在校时间变长,老师的工作时间也跟着延长,工作压力大增。
比如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在校内实行积分制管理。
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学生的每个行为细节都被考查评分,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占用了各科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
像很多人都羡慕的老师专属寒暑假待遇,其实和学生一样,老师也是有寒暑假作业的。
包括但不限于写“反思与提升”这一类的工作感悟,每天要读书打卡,开学的时候要上交影评和各种教学文章。
随着学段升高,老师们的教育压力逐步增大,并在中学阶段达到顶峰。
这是因为中学教师,除了要完成授课和考核等日常工作之外,还要长期承受升学率、学生管理、家校沟通和大量社会评价,等等新的压力。
第二个,老师们身兼数职,杂事一堆的压力。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启蒙极其重要。
另外这些老师还要跟着学生走完6年,所以这个职位非同一般,但在很多学校里,班主任成为了老师的兼职。
2023年11月,郑州的一名年轻老师不堪重负,走了绝路。
事后我才知道,这个23岁的女孩刚工作不到3个月,就被学校委任为班主任。
没办法,这个活儿太累了。
身兼数职是目前大多数老师的常态,尤其是班主任,从学生、学校到社会事务,无处不在无事不管。
有老师反映,现在的检查标准越来越细,评价标准非常繁琐。
因为每件工作都有留痕,导致老师们有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完的材料。
另外一个众人皆知的,就是老师们干了很多社会事务的杂活累活。
好消息是自今年以来,各部门开始着手要减轻减轻老师负担,让老师们专心的教书育人。
第三个方面的压力,铁饭碗不保了。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和人口生育率的下降,教师的编制问题开始出现变化。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办中小学,通过招聘非编教师来补充师资力量;
另一方面,很多地区打破“一聘定终身”,引入了“教师退出机制”。
很明显,教师的这个铁饭碗现在不铁了。
说实话,很多老师除了教学,其他的也真不会。
谁曾想,有一天铁饭碗也不保险了,在这种危机感的笼罩之下,老师们的压力倍增。
这是心理压力,另外从去年开始,全国多地传出教师工资缓发的新闻,这是老师的生存压力。
以上,大致就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压力。
一项研究数据显示,2000年到2022年这20年来,中国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达到了16.1%。
检出率位居前三位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次是强迫(20.5%)、焦虑(18.8%)和抑郁(16.1%)。
从数据上来看,教师强迫问题是六类心理健康问题中唯一一个,检出率超过20%的指标。
教育需要教师成为完美主义者,而对他人的完美主义倾向,致使教师成为强迫问题的易感人群。
过高的要求和较低的容错率,会使有些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和学生,过于苛责。
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
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少一些不切实际的社会期望,对老师们多一些包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