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桥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380元票被郭德纲抢光,国京680元空场,老戏迷:唱的是京剧?

更新时间:2025-03-24 04:59  浏览量:7

最近,文艺圈因为郭德纲和京剧传承的事儿炸开了锅,在咱们中老年朋友中间,这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一个是相声界赫赫有名的郭德纲,靠着德云社声名远扬,还一头扎进京剧推广里;一个是以王佩瑜为代表的国家京剧院,坚守着京剧正统。这两方一碰撞,矛盾和争议不断,把京剧传承的复杂问题直接摆在了大家眼前。

郭德纲的麒麟剧社,年均演出场次多达210场,票价380元的票常常被一抢而空,还拉到了白酒、手机等品牌赞助。反观国家京剧院,演出场次少,票价680元的票都空了半场,还找不到冠名赞助商。想当年80年代戏曲鼎盛期,剧院演出多达800场,票价亲民,国营厂抢着赞助,和现在一对比,落差实在太大,怎能不让人感慨。

戏曲理论家傅谨教授在《京剧改革四十年》中指出:“90年代市场化改革后,专业院团财政拨款占比从80%降至35%,这是郭德纲模式诞生的土壤。”专业院团财政支持大幅减少,为了生存,郭德纲探索出市场化的京剧推广模式,这背后是戏曲行业在时代变迁下的无奈转型。

一位匿名京剧琴师透露:“现在给郭德纲伴奏,得先学怎么在喝彩声中找板眼。有回观众扔上台的核桃差点砸了月琴,这要搁从前,早被茶房请出去了!”以前剧场秩序井然,现在郭德纲演出时观众太热情,甚至有些“失控”,这让传统戏迷难以接受,也勾起了大家对旧剧场时光的怀念。

如今京剧传承陷入困境,大家看法不一。有人觉得,哪怕少十个剧场,也绝不能丢了老祖宗传下来的唱腔韵味,那是京剧的根,失了它京剧就没了灵魂;也有人认为,时代变了,年轻人是未来,哪怕改掉九成规矩,先把他们引进剧场,才能让京剧活下去,有新希望;还有人回忆当年样板戏创新成功,纳闷现在为啥就不能大胆创新了呢 ,明明有成功先例,为啥不敢迈出步子?京剧传承究竟该如何抉择,确实需要大家一起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