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倒春寒,谦祥益内笑声喧丨谦祥益春季相声新作品专场小记
更新时间:2025-03-31 05:17 浏览量:6
3月28日、29日,谦祥益两场春季新作品相声专场分别在陆家嘴店和保利店举行。新作品从创作、修改,到加入表演,多次压活反复推敲,在舞台上得到观众的检验反馈后,方能进一步打磨,继而不断将作品完善,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呈现出来,为观众带去欢笑,增长自我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主持人 周玥
相声快板《打起竹板说相声》
创作、表演:王文水
节目单上写的是“快板书”,实际上这俨然已是传统快板新的艺术分支。快板衍生于数来宝,之后借鉴了评书的特点,以丰富的句式结构突出故事性,着力于人物的刻画,形成了“快板书”。
王文水作为李派快板书的优秀传人,有着扎实的艺术根底,兼之刻苦用功,勤于思考,长于创作,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二十八年的军旅生活,走遍山南海北,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在壮年时光勇于探索,将快板与相声结合,在保留了快板节奏明快,语言简洁,句式灵活等特点的同时,借鉴单口相声铺陈、夹叙夹议、跳进跳出等技巧,突出包袱,可称得上“快板相声”或是“相声快板”。
他在艺术探索的过程中,已将传统单口相声《小神仙》《三性人》改编为相声快板《丢驴吃药》《日遭三险》等展现于舞台,效果不亚于单口相声的表演。这次的《打起竹板说相声》,结构上更是趋同于相声,以传统相声《吃月饼》的一个小桥段做为开场包袱,再以说口过渡至《贼说话》,自然而然地又完成了一个“唤醒老活”的使命。目前他还有多个“存货”正在细心研磨,期待日后陆续推出,你我共同见证一个新的曲艺形式的发展与成熟!
《相声的入门教学》
作者:杨泽宁
表演:杨泽宁、柏朔
此番二人的创作从形式上、服装上、道具上也动了脑子,一出场即抓住了观众的眼神。结构上依据是规范的相声程式,围绕“天津人都会说相声”这主题,反客为主,颇有趣味。表演中逗哏以厨师的身份入戏,以木铲为“撒拉机”伴唱,有新意。表演如能稍作“降噪”处理,变换一下刚直的性格路数,尝试逗趣、狡黠的性格表演,俏而不闹,也不乏是个选择。
《我的妈呀》
作者:四平、冷强
表演:张弢、冷强
这个新作又有四平的贡献。作品内容上四平八稳,张弢和冷强的表演为作品增色不少,口风、尺寸、小关节的处理很有天津相声俏皮、嘎坏的特点,可见二人磨合得更加合托。可喜可贺,当敬酒三杯!
《本草论》
作者:任鹏飞
表演:任鹏飞、冯博文
冯博文的进步,比之以往,日渐成熟,做为捧哏,已经能入到活中,眼神、表情都跟得紧,给得上劲儿。继续努力!
鹏飞的创作一如继往地倾注了日常不懈的积累。这一段文哏作品轻松拿捏,入贯儿更是自然得不着痕迹,扎实的基功顺畅而悠然,赢得了观众由衷的掌声。
相声《打电话》
作者:张琦
表演:张琦、蔡宝恒
这是年轻演员张琦加入谦祥益的处女作。作品中规中矩,结构完整。之前多于量活的张琦此番逗哏,似乎更放得开,蔡宝恒托得稳,贴底承上启下,圆满完成。
相声《四季诗》
作者:四平
表演:王加林、孙跃
苏州多产的老朋友又为二人创作了《四季诗》。这类脱胎于《五行诗》结构的作品,近些年来业内有多人创作,可见在传统作品顽强的生命力下,有无限的可能。相比之下,《四季诗》题材、立意、表演都无太大问题,如作品可以进一步丰富,效果想必会更好。
相声《七色童年》
作者:许健
表演:许健、谷宗翰
作品的内容是《批葫芦娃》。这块活份量是倒三七,谷宗翰的戏份很重,展示了其说、演的功力。演出效果还是不错的。80后一代的演员都开始玩儿情怀了,令人慨叹时光如白驹过隙……
春季两场新作品演出圆满完成任务,其中不足也在下场后也逐一交流,共同分享,在未来谦祥益的舞台上更多更佳丰富的作品会不断呈现,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各位看官敬请期待吧~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