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桥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为什么相声圈那么在乎师承门第?

更新时间:2025-04-26 08:32  浏览量:2

相声圈在乎师承门第吗?大概也就这十来年某个社团搞起出来的说法。具体说来,相声圈里在乎师承门第的大概也就是侯门,常家和马家可能在乎那么一点点,不多。

相声圈和京剧圈的门第师承有颇多相似之处,总体来言,来源都是会道门,解放前的帮派文化。1949年之后,不管是相声圈还是京剧圈,讲究师承门第的基本都挨了社会主义铁拳,富连成在1948年就停办了,“庆”字科还没出徒呢(话说,喜、连、富、盛、世、元、韵、庆这8科,跟某个社团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有区别吗?无非是换了套皮而已)。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封建沉渣又泛起了,有句话说得好“女的开放,男的搞活”。同理,相声圈的师承门第又开始讲究了,但是只是小范围事件,大多数都是跟侯门和侯家的人相关(马三立抢李洁尘徒弟姜宝林的事情就不论了,知道的人太少)。

事件一:春晚确定师承。

1983年春晚,侯宝林守着全国观众,说马季是他徒弟,姜昆是马季的徒弟(一个是我的徒弟,一个是他的徒弟),正式确立了马季的师承(马季应该是四个老师,未必专属于侯门)。

事件二:失传许久的代拉师弟

最出名的还是侯耀文1994年被李伯祥代拉师弟,成为赵佩茹的弟子(赵佩茹已经故去21年),再往前的1986年,马志明拜师朱阔泉,是侯宝林搞定的,反正又是侯家人。

回礼的是大师兄李伯祥,标出来的是赵佩茹的遗像。

事件三:收跳门徒弟。

2004年,侯耀文拜师10年之后,又收了一个师承不明确的好徒弟,至于怎么好,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反正相声圈的破事,找他就对了。

事件四:顶替大师兄。

大师兄还在,也没被开革,但是莫名其妙地就失去了大师兄的位置。2009年,侯耀华顶替牛群成为常宝华的大弟子。

事件五:某个社团的乱象。

包括不限于摘字、未经引保代同意开革徒弟、摆枝唯一论、欺天灭祖32字、大师兄可以并列(闫云达可以被提拔为大师兄)、社团内部代拉师弟(李文山代拉谢金)、收师弟为徒弟(李根)、关外进关内矮一辈(郑好)、徒弟就是儿子(李鹤彪、赵云侠都是70后,给同为70后的师父当儿子),但是说来说去,根据事件三,这也能归为侯门乱象。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但是,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左右,一个姜昆、一对牛群冯巩、一个笑林、一个洛桑,他们并不是靠师承门第行走江湖的,人家也照样能红遍全国。说白了,相声圈的师承门第,也就那样吧,说它重要吧,谁也没见过有多重要,说它不重要吧,某个社团的粉丝天天提起,仿佛没有这个师承门第,呼吸都是错的。没有师承门第你还敢说相声?还敢收徒?还敢赚钱?还敢为自己辩护?就应该安安静静地消失在世界的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总结,相声圈的师承门第,只是一小波人的自嗨而已,哪个天才要是能靠说相声红了,不用他说,师承门第自动就找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