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洞是个技术活,信不信?
发布时间:2025-04-29 07:00:00 浏览量:1
记得很多年前,听过一段相声,表演者是郭德纲、于谦。相声的主要内容是,于谦父子一人扛了一把铁锹,去美国挖隧道。原来,于谦和他爹接了个好活。这活儿是,米国要挖一条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隧道,只要隧道挖好,就能挣到四十亿“刀”。于谦便和他老爹一人扛了一把铁锹去米国挖隧道。
他们爷俩一个从东海岸开始往西海岸开挖,一个从西海岸开始往东海岸相对开挖。终于有一天,隧道挖通了。但是两人挖的隧道没有对接上,挖成了两条。验收方发现没对上反而更加开心。东家付款给了他们八十亿。有钱了,爷俩回来后是各种享受。他们去听相声,只肯坐在VIP里的VIP座位,成了VIP中P 。
相声是段子,为了逗人一乐。没想到现在看电视,却让他们的相声,成了现实。想看个电视,交了网络费没用,仅仅买个VIP也不行,真的需要再买“VIP中P”,才能舒服地看。是笑话吗?不是。郭德纲有不少段子被有人称为“低俗”,这是他被主流相声界围剿的主要理由。而他的相声里,其实还有不少预言并真的发生的可笑事。“VIP中P”便是一个例子。
相声里说的是挖隧道。东、西海岸超长的隧道,要“对榫”不容易。打洞呢,有没有像于家父挖隧道那样,没有“对头”?理论上说应该不会。现在打洞都是电钻,不同于人工。打一个洞不过三五分钟的事儿。
曾记得当年办公室装空调,专门的打洞师傅过来,拎起电钻一阵进攻,几个房间的空调洞就搞定了。以至于当时“看人挑担不吃力”地说:如果有一天下岗了,也去干这打洞的营生。咱别的能耐没有,一身的呆劲,有。按照老辈人说,力气用光了,睡一觉又来了。体力活没有成本,卖力气好了。
可是,被打脸了。打洞不仅是体力活,还是技术活,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技术活。那天去老妈家,遇到近隔别邻居家装空调。老小区里,很多老人都舍不得装空调。能下定决心装一台,应该是儿女们的作用。
看到两个拎着冲击钻的打洞师傅,赶紧回家将门窗关紧。按当年的经验,一个洞,最多三五分钟吧。可是,电钻刺耳的声音,像打摆子一样,过一会来一阵,前前后后差不多过了个把小时,电钻的刺耳声偶尔还会响一下,没完没了。
为什么这样?忍不住出门去看。打洞的是师徒两人。他们面对的只有一个未打穿的洞。被吊起来的好奇心,让我站在那里,观察那两人操作。
打洞的那位,扛了一把吓人的大电钻。应该是点没选好,打到了墙壁最厚处,钻头不够长了。他们将钻头使劲儿撤出来,改用榔头敲。走进房子里细看,一点看不出钻头要出来的迹象。
我问,是不是打到房梁上了?像师傅的那位以为我是主人家,赶忙说:不会的。我来从这边打过去。他让徒弟不断敲着,自己趴在墙壁听了一会,开始从里面往外打。眼看着钻头又没进了墙里,我想起了郭德纲的相声,两边对打却没有“对头”。
果然,小孔被师傅越整越大,徒弟的敲击还在有一声没一声地响着。师傅用一个大起子扩大洞眼,却始终看不到两面会合的可能。哈哈,一个洞变成两个没有打穿的洞。头两个小时过去了,师徒两人居然一个洞还没打好。心里多少有点腹诽他们的能力。
由此我知道了,打洞不但是技术活,还是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技术活。俗语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与生俱来的本领,也是生存的必须。
过去的土坯墙、砖瓦木结构,老鼠打洞会很简单吧。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村里哪家没有几个老鼠窝?现在则不然,城市里的钢筋水泥,让老鼠打洞变得很难。现在几乎没有听到过,住楼房的居民,哪家有老鼠出没。
当然,老鼠不会绝迹。曾经有过在路边下水道口看到老鼠用“壁虎游墙功”爬出地底,看看人间的世界的情节。看到过有文字介绍,现在城市里看到的老鼠是水老鼠,与过去家里看到的老鼠,不是一个品种。不知道与李斯看到的仓鼠和厕鼠,有没有区别?
这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干,就不研究了。老鼠不再打洞。打洞的师傅不那么专业,就比较好玩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