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金何云伟等人出走,给德云社后来者带来福音
发布时间:2025-05-01 11:46:05 浏览量:2
2019至2010年,德云社遭遇变故,郭德纲徒弟曹云金、何云伟以及同事李菁等核心演员纷纷出走。此事对德云社是一个不良冲击,但是对德云社留下的人和后来者确是福音。事件对德云社分配制度和管理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郭德纲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中也承认,后来,他认可从家里拿钱开支,也对于演出场次多的演员在分配上倾斜做到多劳多得。
最明显的标志是,2010年,郭德纲宣布,将德云社由"家族化管理"改为"企业化管理",核心措施包括:
合同期限延长:与弟子签订5年或10年长期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责;
收益分配透明化:设立演出部和艺人经纪部,建立剧场保底工资+收益分成的双重机制;
多劳多得机制:优秀演员可通过商演、综艺、影视等多元化渠道获得收入。
德云社还引入"团队贡献奖"制度,每队队长可分配20%的剧场收益用于激励队员,形成"老带新"的良性竞争。
早期"饥饿教育"时期,弟子需承担杂务且收入微薄,如曹云金曾抱怨每日需买菜做饭,铲狗屎;改革后,基础保底工资覆盖生活成本,头部演员年收入剧增。2020年后,德云社推行"演员个人工作室"模式,允许演员通过直播、代言等自主创收。例如,郑好,靠网络直播,黄桃罐头拿到手软。而且,郭德纲亲自披挂上阵,打破不搞直播的承诺。
德云社还建立了"九队制"分级制度,从新人到队长的晋升通道明确。例如,栾云平从普通演员晋升为常务副总,其管理权限与收益分配直接挂钩;
商演档期、媒体曝光等核心资源向高贡献演员倾斜。2023年数据显示,头部10%演员贡献了全社70%的票房收入。
2009年"八月风波"导致德云社主力演员流失,仅剩郭德纲、于谦、高峰等可对外演出,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万元。此事件促使郭德纲反思:
人才储备不足:建立"德云学社"系统化培养新人
人才储备不足:建立"德云学社"系统化培养新人,2024年学员数量较2010年增长5倍10;
风险分散需求:推行"演员持股计划",核心演员可持有子公司股份,增强团队稳定性11。
德云社的分配制度改革契合国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的政策导向,收益分配比例提升,剧场票房中演员分成比例从201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5%;社会保障强化,全员缴纳五险一金,设立"德云互助基金"覆盖重大伤病医疗费用。
当然,分配差异也引发新的矛盾。2024年烧饼升任副总引发栾云平粉丝群体争议,反映管理层与表演层在资源分配上的潜在冲突。制度执行也会出现偏差。部分基层演员反映,"多劳多得"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关系户优先"现象。例如,某新人演员因师承关系获得高于贡献的商演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