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的日子》封神级配角潘斌龙,用相声的俗,诠释单亲爸爸的苦
发布时间:2025-05-12 17:15:00 浏览量:3
48岁的潘斌龙,算得上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跨界演员,有着相声表演功底的他,虽然在相声表演上有着不错的成绩,却是在38岁时凭借电影中助理董成龙这一角色成功走红。
一路走来看遍潘斌龙所饰演的角色,几乎每一次在诠释小人物上都有着精彩的表现,或许这就是相声演员在诠释这类角色时的先天优势吧。
《刑警的日子》中的潘斌龙,在“连环杀人案”这一单元中饰演了一名单亲爸爸。
虽然《刑警的日子》将潘斌龙的名字,列在了这一单元演员表的第一位,而且还是一个有名有姓的角色。
可实际上对于我来说,如果不是对他的样貌有所熟悉,不是为了解读他所饰演的这个角色。
这位名叫潘伟霆的单亲爸爸,在整个故事中,几乎与那些无名无姓的“群演”没有任何差别,因为从案件侦破的角度来说,这种只是用来确认受害人行踪的角色,夸张点说连“鸡肋”都算不上。
可就是这样一个如果我不说你都不会记得戏里戏外都姓“潘”的角色,却在潘斌龙的演绎下,用那种一看就是老实人的神态和言语,成功引出了那些被社会“忽略”的某一类人,以及这一类人同样会有的“生理需求”。
都说相声是一种“俗”的艺术,可就正是得益于这种被其他艺术形式瞧不上的“俗”,潘斌龙成功把这位单亲爸爸演活了。
之所以潘斌龙的单亲爸爸会引起我的注意,完全是因为那句“像这种人吧,就花点钱,就也不用谈感情”。
当这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单亲爸爸,用一种因为紧张而结巴的口气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后;当两位年轻的刑警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向说出这句话的单亲爸爸时,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真实毫无违和感。
两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虽然从事着刑警这个职业,但因为社会阅历或职业经验太少的原因,他们很难真正明白与体会这个有违法嫌疑单亲爸爸苦与难。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他的妻子在儿子两岁时选择了离开这个家,而他在万般无奈下只能凭借一个水果店辛苦把儿子养大。
为了让满足儿子不想要后妈的诉求,即便只是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诉求,作为父亲的他,还是放弃了再找一个能相伴到老的妻子一起生活。
可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曾经有过家庭的男人,一个在儿子2岁时便没有了妻子的男人,难道他真能在余生之中将曾经品尝过的鱼水之欢完全忘记吗?
而作为一个为了儿子选择做单亲爸爸的男人,一个看起来正当年的男人,又有谁会真正在意他们这一类人群的生理需求呢?
也许你会问,除了这种花钱解决生理需求的方法之外,难道作为一个男人真就那么渴望肉体接触上的欢愉吗?难道那些通过自我努力来解决的方法不能满足他吗?
可从某种角度来说,在这样一种长期被压抑生理需求的状态下,如果这位单亲爸爸不是剧中表现出来的老实、朴素,如果他是一个在心理上多少有些无法控制自己的性格乖张人群。
那么这位面对刑警盘问几乎完全没有抵抗与隐瞒的单亲爸爸,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制造“连环杀人案”的陈坚呢?
在法律这条红线面前,自然不能说这位单亲爸爸的行为是对的,更不能为他这种行为寻找开脱的借口,因为无论是受害人还是那些花钱解决生理问题的男人都是违法的。
可当我们铁面无私处理着这些从事“肉体生意”行为的女人时,又有多少人想过她们背后那些孩子的生活着落问题呢?
当我们对那些只想花钱解决“生理问题”男人口诛笔伐时,又有多少人想过像单亲爸爸这种人,十几年如一日是怎么过来的呢?
当我们与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在温馨的家中、在温暖的床上温存时,又有谁会在意那个一个人睡在水果店中的单亲父亲呢?
潘斌龙的表演可以用人畜无害来形容,潘斌龙的表演可以用水落无痕来形容,可就是这样一个面对两位年轻刑警害怕到结巴的单亲爸爸,却只能在东窗事发后对两个从未曾经历过人间疾苦的年轻人不停道歉与认错。
面对这样一种局面与结果,以我个人的能力与脑力是给不出任何解决方案的,但这并不妨碍我因为这位单亲爸爸的遭遇,产生出以下这些深思与解读。
在这起“连环杀人案”中受害的女性,她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千年来都一直存在的职业。
在她们之中虽然也出过几位千古留名的巾帼英雄,可大多数时候用来形容她们的词汇几乎都是污秽不堪的。
可如果没有了她们所做的“皮肉生意”,像单亲爸爸这种人又该如何、又将如何呢?
从来没有人会天真的认为这个行业会真正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从来没有人会天真的认为所有男人都能做到出家人那般无欲无求。
可即便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没有人真正做到无欲无求,那么这些所谓的“欲”、所谓的“求”,又该如何在法律允许的大前提下,让潘斌龙饰演的单亲爸爸不再想着“只要花点钱,也不用谈感情就能解决自己的‘欲’和‘求’”呢。
关于《刑警的日子》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