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十大悲情人物之马志明,早年经历影响大,和郭德纲交往被质疑
更新时间:2024-10-03 23:29 浏览量:29
提起马志明和郭德纲的关系,这两年成为了相声圈一个热议的话题,热议的焦点在于马志明为什么要把那块醒木送给郭德纲?
热爱相声的老观众都知道,马志明的性格可以用孤傲来形容,说的更明确一点,就是他这个人不愿意和别人交往,更不愿意攀龙附凤,有时候说话办事还很耿直,总之人缘不是很好。
所以正因为马志明有这样的性格和多年依据这种性格为人处事的经历,他送郭德纲醒木的事才闹得沸沸扬扬。假如把送礼物这件事的主角换成另一位相声名家,再假如他送的不是一块醒木,也就不会产生如此大的动静和波澜。
送醒木的人是马志明,一个孤傲了一辈子,谁也不愿意搭理的相声泰斗马三立的公子;送的虽然是一块小小的木头,可是被传言这是相声马派相声传人的信物。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块醒木,对方是郭德纲,这之中可传出的故事确实不会少。
相声十大悲情人物之马志明,早年经历影响大,和郭德纲交往被质疑
说马志明是个悲情人物,不知道相声爱好者会不会认可?按说马志明的父亲是相声泰斗马三立,一个连侯宝林大师都要叫师叔的人,做为他的儿子,妥妥的相声世家出身,他又有什么悲情的呢?
马志明的幸运是出生在相声世家,但是他的悲情也是出生在相声世家。因为是马三立的儿子,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随着父母被下放到农村改造。
后来马志明在回忆那段日子的时候,说了一个心酸的细节,他说当时由于自己的身份特殊,当地的老百姓都不敢理他。有一次他白天在劳动,挖一条沟,当时正是夏天,天很热,挖沟很累,连口水都喝不上。当时一位好心的当地村民偷偷在地上放了一碗水,然后指着碗告诉马志明这有水,指完了就迅速离开了,怕被别人看见。
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让马志明养成了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做事尽量低调不张扬的性格。了解了他的这段历史,也就不难理解马志明后面的为人处事的态度。
马志明后来跟随落实政策的父亲回到城里,进入了天津曲艺团。
虽然回城也有了工作,但是道路也依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曲艺团的头几年,马志明不能登台演出,只能是做一些打杂的工作。这个时间段的无奈和当初在农村劳动时候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完全看不到希望和未来;另一个是希望是别人的,每天看到的是别人的表演和成功,而自己的路在何方依然是个未知的答案。
终于登上舞台的马志明过得也不如意,由于多年特殊经历,让他养成了相对比较孤僻,有些不好相处的性格。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让他先后换了好几位搭档。和当时因为犯错误来到天津曲艺团的于世猷搭档过,后来给赵伟洲和于宝林做过捧哏,后来又被团里分配给苏文茂捧哏。在这段可以称得上“乱搭”的日子里,马志明不但没有找到一位合适的搭档,反而和这些演员产生了很多不愉快。
和杨少华的合作,算是从艺术上比较成功的,当时表演创作了像《戒烟》和《地理图》这样效果不错的段子。可是后来由于马家相声的一头沉风格和杨少华的进攻式捧哏冲突比较大,两个人也裂穴了,而且传出了两个人不和的消息。
马志明和谢天顺合作了三年的时间,据说是谢天顺因为团里评级的问题闹情绪和马志明分开,想必大家也都清楚,这应该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直到遇到了黄族民,马志明才算进入了表演的稳定期。有人说大黄之所以能和马志明搭档时间比较久,是因为他在台下听话,在台上也不抢话。马志明确实对黄族民不错,当初大黄只是一位业余演员,是马志明通过努力把他调入天津曲艺团搞了专业。同时黄族民还是马志明唯一承认的徒弟,虽然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在相声圈里被很多人不认可,但是这也更可以看出马志明对黄族民的认可。
提到拜师和收徒,这也是马志明艺术生活中很无奈的事情。
当初马志明拜师的时候就非常坎坷,因为父亲的辈分太高,自己如果按父亲的辈分传承下来拜师,那么可以选择的余地就非常小。当时只有陶湘久和郭荣起。前者远在福建,不太参与相声圈里的各种事情;后者虽然就在天津曲艺团,但是传说和马家关系很不好,所以也拜不了。
这时候侯宝林帮着解决了这个问题,他通过代拉收师弟的方式,让马志明拜了自己已故的师父朱阔泉,成为了“宝”字辈演员。这件事也成为了相声圈内圈外很多人诟病马志明的话题,很多人认为侯宝林帮马志明解决了他的师承,帮他解决了这样一个大难题,但是马志明后来跟侯宝林这位师哥走得一点不近,完全没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这也是马志明的性格所致吧,当时他不仅不和侯宝林走得近,和京津的相声圈大多数人几乎也没有什么走动。在当年有很多天津曲艺团的演员投奔北京,调入专业团体或者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以马志明的能力本来也是有机会到北京发展的,但是用他自己当时接受采访时所说,自己还是愿意在天津这个码头为听众服务。仔细想想,马志明之所以不愿意去北京,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愿意和相声圈有更多更深入的交集。
拜师的事情不顺利,收徒就更是如此。马志明因为成了“宝”字辈的相声演员,所以他是不能轻易收徒弟的,因为相声圈会有很多人阻拦他这样做。原因很简单,用马志明自己的话说,自己如果收了一个年轻的徒弟,难道让李金斗这样年龄的演员叫他师叔吗?
相声圈就是这样的复杂,拜师收徒从来都不是双方认可就可以的事情,所以在相声圈历来就有那些有话语权的人会阻挠谁想拜谁和谁想收谁的事情。马志明的父亲马三立和李文华两情相悦多年,而且已经师徒相称多年,但就是不能正式拜师收徒,直到马三立已经去世多年,李文华也是病入膏肓,李文华才从病房跑出来坐着轮椅拜了已经故去的马三立为师。
马三立贵为相声泰斗,在当时是辈分最高的相声演员,尚且不能有收徒的自由,何况是马志明呢?所以马志明直到现在正式承认的徒弟,也就是一个不被圈内认可的黄族民。
了解了马志明性格的经历,也就了解了他性格形成的背景和过程。这样性格的马志明自然不会愿意参与相声圈的很多事情,也没有什么上进心,虽然是相声泰斗的公子,虽然被人叫一声少马爷,但是他其实和圈子是格格不入的。
当年马志明凭借《纠纷》火遍整个津城,直到如今其中的很多梗还脍炙人口,津津乐道,王德成和丁文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这么优秀的节目当年在参加央视相声大奖赛的时候只是获得了三等奖,有作品地域性和一头沉的问题,也有黄族民因为当时还是业余演员不能参加专业组比赛而临时换了搭档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马志明圈子不能圆融,也没有话语权,所以也就没有人力推。
现在反过来再看马志明送给郭德纲醒木的事情,就明白为什么会掀起如此波澜了。
这其中有马志明孤傲了一辈子的原因,有郭德纲本身树大招风,黑粉众多的问题,也有当初马志明对郭德纲是另一种态度的原因。
当年郭德纲还没有太大红大紫的时候,在天津的中国戏院举行过一场省亲专场。当时就邀请了马志明到现场,马志明还上台讲了话。当时马志明的口风和后来赠醒木的时候不太一样,他当时对于郭德纲并没有太高的评价,只是做了简单的肯定,并且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到场并讲话,完全是因为看在郭德纲也是天津娃娃的份上,言外之意是他的水平也就那么回事。
可是当马志明赠给郭德纲醒木的时候,他给予了郭德纲非常高的评价,并且说他就是马派相声的传人。当时相声圈内圈外对此进行了很多解读,有传言马志明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自己儿子马六甲进入德云社铺路。也有人说郭德纲花了50万重金买下了马志明的醒木。
马六甲去德云社的说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马六甲是体制内的工作人员,说相声只是业余爱好了,根本不可能去德云社。这么多年过去了,事实也验证了当初的传言是不正确的。
至于郭德纲花钱买醒木,想成为马派传人的说法,是天津电视台编导和主持人,同时也是相声演员的裘英俊,专门在天津相声广播节目中说过此事。他说当时是天津卫视录制德云社相声春晚,导演设计了赠送礼物的环节,当时想送的是玉子板,结果当时马志明忘记了,幸好刚下台就想起来了。送了玉子板后马志明特意说了这是台里送的,然后就拿出了醒木,说这是自己送的。裘英俊说这就是一块普通的醒木,并不代表什么,郭德纲也没有花钱买。
相声圈就是一个爱有纷争,喜欢传言的一个圈子。一个送醒木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说马志明晚节不保,说他对郭德纲态度前后不一致,质疑他送郭德纲醒木背后是否有什么故事?
马志明的悲情在于本应该在艺术和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就,但是时代的背景让他养成了自己孤傲又低调怕事的有些矛盾的性格。另外他如果能有一位更稳定的搭档可能会在相声表演上获得更加大的成就。再有他如果能走出天津,影响力应该起码不会低于杨少华,但是他选择了遵循自己内心,选择了安静面对一切的变化。
和郭德纲之间的交集是否有前后态度的变化真的没有必要去深究。至于送醒木,说郭德纲是马派传人,这难道就没有积极的意义吗?相声发展到如今,当年的几大世家,无论是马家、侯家还是常家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空有其名了。郭德纲虽然不是马家的徒弟,但是他的风格和节奏确实受到了很多马派相声的很大影响,马牌味道十足。他如果真的能接下马派的衣钵,难道对相声的发展,对相声观众来说,不都是一件好事吗?
马志明先生如今已经年过80,早年的经历确实对他的性格和处事方法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不过人有优点和不足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客观全面评价,少马爷马志明无论从人品还是表演水平都可以堪称楷模。
如今往事如烟,无论是繁华还是寂寥,欢愉还是无奈都已经如烟似风,他内心早已经风轻云淡,坦然从容。
祝愿少马爷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文章内容和事实有出入,请知情者赐教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