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刘宝瑞对马志明说:最穷是要饭最糟就是死,得面对现实啊
更新时间:2024-11-09 21:13 浏览量:2
天桥说书客 戏班结情缘
1966年的一个深夜,21岁的马志明从天津"牛棚"逃出,衣衫褴褛地出现在北京刘宝瑞家门前。这位年轻人,因父亲马三立被打为"右派",也饱受批斗与鞭打之苦。在走投无路之际,他想到了这位与父亲有"过命交情"的相声艺术家。然而此时的刘宝瑞,同样身陷政治风波中自身难保。但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夜晚,刘宝瑞用一席话点醒了意欲轻生的马志明:"最穷是要饭最糟就是死,这两样都看透了,还有什么可怕的事?"这番话不仅救下了马志明的性命,更让这段师徒情、兄弟情历经半个多世纪后依然感人至深。
在二十世纪初期的北京天桥,一个贫寒少年常常驻足于说书摊前,聆听着艺人们的绝妙说书声。这个少年就是后来声名远播的单口相声大师刘宝瑞。
1915年,刘宝瑞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他就表现出对曲艺的浓厚兴趣,经常徘徊在天桥一带,听京戏听相声。
年少的刘宝瑞得到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拜入了一代相声宗师张寿臣的门下。张寿臣收他为徒,让他成为了中国相声第六代"宝"字辈演员。
虽然刘宝瑞天生嗓音条件不佳,但他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加上勤学苦练的精神,很快就在相声艺术上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师徒二人谈话投机,关系融洽,完全没有寻常师生间的拘谨。
14岁那年,刘宝瑞来到天津开始了撂地卖艺的生涯。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辍学谋生的马三立。
马三立比刘宝瑞大一岁,两人年龄相仿,兴趣相投。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演出,朝夕相处,很快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尽管关系亲密,但在相声界的辈分上,刘宝瑞和马三立相差两辈。这让刘宝瑞一直恭敬地称呼马三立为"三叔",而马三立则直接叫他"宝瑞"。
1932年,18岁的马三立和17岁的刘宝瑞组成搭档,离开天津开始了他们的"跑码头"生涯。他们辗转于营口、烟台等地,四处演出谋生。
在一次从营口到烟台的航程中,两人已经两天没有吃上一口饭。马三立还能勉强支撑,但刘宝瑞却因饥饿虚脱晕倒在船上。
在那危急时刻,身无分文的马三立想尽办法从船上弄来两个锅饼。他将锅饼掰碎,蘸水喂给刘宝瑞,这才救回了刘宝瑞的性命。
这一年多的跑码头生活,虽然没能让两人赚到多少钱,但却让他们开阔了眼界,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更重要的是,这段共同奋斗的岁月让他们之间的友情更加牢固。
新中国成立后,刘宝瑞通过张寿臣的推荐进入了中央广播说唱团,而马三立则加入了天津广播曲艺团。两人虽然分隔两地,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深厚情谊。
每当刘宝瑞到天津,无论多么紧张的行程,他都会抽时间拜访张寿臣和马三立。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他更是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往天津跑,一定会先去张寿臣家探望师父,然后到马三立家吃饭住宿。
曲艺世家春 少年学艺难
马志明从小就在艺术的熏陶中长大。作为马三立的长子,他从两岁起就被父亲带到后台观看演出。
在那个年代,马三立对这个独子寄予厚望。每逢演出,他都会把年幼的马志明抱在怀里,让孩子感受舞台的魅力。
随着年龄增长,马志明开始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来买戏票,一有机会就往戏园子跑。
看着台上的京剧名角表演,小小的马志明萌生了闯荡梨园的念头。这个梦想在1957年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
那一年,马志明如愿考入了天津戏校。可惜当时学校没有开设京剧班,他只能选择就读河北梆子班。
在戏校里,马志明开始学习文丑的表演技巧。后来他又转到了武二花的行当,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可是好景不长,仅仅一年后,马三立就被打成了右派。这个政治标签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十三岁的马志明从一个受人重视的学生,一夜之间变成了右派分子的儿子。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戏曲艺术的追求。
1962年,机会再次眷顾了马志明。天津市京剧团因为缺少龙套演员,到戏校借调人手。
就这样,马志明得以进入京剧团实习。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艺术生涯的贵人。
武生大家厉慧良得知马志明的身世后,给了他一个重要的建议。他认为马志明在武生行当上发展有限,不如回家学习相声。
厉慧良的这番话给马志明指明了方向。1963年,他毅然决然地转入了天津市曲艺团。
在曲艺团里,马志明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虚心向团里的相声名家请教,努力掌握相声艺术的精髓。
这时候的刘宝瑞经常到马家做客,每次来访都会被马志明缠着请教相声技艺。两人经常在房间里谈到深夜。
在这段时期,马志明的相声水平突飞猛进。他从刘宝瑞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1965年,"四清"运动开始了。由于父亲马三立的政治问题,马志明再次受到牵连。
这次,他不仅被剥夺了演出的权利,还成了被批斗的对象。这对于一个正要崭露头角的年轻艺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马志明的演艺生涯就这样被迫中断了。但这并不是他苦难的终点,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等着他。
牛棚逃生路 兄弟真情深
1966年的夏末,北方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凉。马志明和他的父亲马三立被关进了"牛棚",过着白天批斗、晚上汇报的生活。
对于一个年仅二十一岁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日子难熬至极。除了要忍受公开批斗的屈辱,马志明还要承受造反派的鞭打。
八月的最后一个夜晚,马志明终于下定决心逃离"牛棚"。一位冒着风险的团里老人给了他五元钱和两个窝头。
身着单薄背心短裤的马志明一路跑到了塘沽。面对着茫茫大海,他站在岸边许久。
天色尚早,商店都未开门。饥肠辘辘的马志明只得先把两个窝头吃了。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马志明的身份注定让他难以找到避风港。但他想到了一个人——刘宝瑞。
马志明立即买了一张去北京的火车票。他顾不上疲惫,直奔刘宝瑞的家。
此时的刘宝瑞也正在经历政治运动的冲击。看到风尘仆仆的马志明出现在门口,他赶紧将人拉进屋内。
在屋里,刘宝瑞打开一瓶酒,和马志明坐下来详谈。马志明将自己的遭遇和盘托出。
刘宝瑞一边听一边给马志明倒酒,然后说出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生在世,最穷是要饭,最糟是死,这两样都看透了,还有什么可怕的事?"
借着酒意,刘宝瑞开始讲述他和马三立等艺人在天津被青洪帮欺压的往事。那些过往的苦难让两人都潸然泪下。
待到情绪平复,刘宝瑞开始劝慰马志明:"你受的委屈和你爸爸当年受的委屈比起来,真的是九牛一毛,真的算不了什么。"
作为过来人,刘宝瑞深知马志明这一走可能会给马三立带来更大的麻烦。他劝马志明回去面对现实。
听了刘宝瑞的话,马志明表示愿意返回天津。临别时,刘宝瑞从口袋里掏出仅剩的八元钱,塞到马志明手中。
这八元钱代表着刘宝瑞全部的积蓄。他不容马志明推辞,坚持让他带走。
离开刘家后,马志明并未直接返回天津。他买了一张去邢台的火车票,准备先到姐姐家暂避几天。
在邢台住了几天后,马志明才回到天津。造反派们正为找不到他而着急,看到他主动回来,反倒没有过多为难他。
这次北京之行,刘宝瑞的话给了马志明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然而让马志明没想到的是,这竟成了他和刘宝瑞的最后一次深谈。
艺苑同舟渡 恩情永世传
马志明回到天津后,造反派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不再对马志明进行严厉的批斗,而是采取了相对缓和的态度。
这种转变给了马志明一丝喘息的机会。他开始慢慢适应这种新的生活状态。
然而命运却给马志明带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1968年,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传来,刘宝瑞在北京去世了。
这位为相声艺术奋斗了大半生的艺术家,在53岁的年纪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他的离去,不仅是中国相声界的巨大损失,更让马志明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引路人。
马志明始终记得那个深夜里刘宝瑞说过的话。那句"最穷是要饭最糟就是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他面对困境时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志明开始重新踏上相声舞台。他将父亲马三立和刘宝瑞的艺术精华融入自己的表演中。
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马志明回忆起那段特殊时期,他都会提到刘宝瑞对他的恩情。那八块钱不仅救了他的命,更救了他的心。
马志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相声艺术家。他把这段历史一直珍藏在心中,并将这份艺术传承延续下去。
在相声界,马志明经常向后辈讲述这段往事。他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理解,相声艺术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马志明把那个夜晚的经历当作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刘宝瑞的话语,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教诲。
如今的相声界,已经很少有人能够亲身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但马志明和刘宝瑞的故事,却一直在相声圈里广为流传。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艺术的道路上,前辈们不仅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更留下了珍贵的处世智慧。
每当有人问起马志明和刘宝瑞的情谊,他总是说:"按相声辈分我们是哥们,我们是过命的交情。"这句话,道出了他们之间超越辈分的深厚情谊。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段师徒情、兄弟情依然感人至深。它不仅是中国相声史上的一段佳话,更是艺术家之间真挚情谊的典范。
在今天的中国相声界,马志明已经成为了德高望重的前辈。他将这段历史和其中的智慧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了中国相声艺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它见证了相声艺术家们在困境中互帮互助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