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马志明为何对刘奎珍说:您管我爸喊三叔不假,咱爷俩单论
更新时间:2024-11-09 22:30 浏览量:2
马氏相声世家 源远流长
1963年,在天津一处寻常的院落里,年轻的马志明第一次登门拜访相声艺术家刘奎珍。这次看似普通的拜访,却因一句"您管我爸喊三叔不假,咱爷俩单论"而在相声界广为流传。马志明放下相声界严格的辈分规矩,以晚辈之礼恳切求教,感动了向来不收徒的刘奎珍。这一声"刘大爷",不仅打开了刘奎珍珍藏相声"活"的大门,更成就了一段跨越辈分的师徒情谊。直至1993年刘奎珍离世,马志明始终以晚辈之礼相待,亲自送其最后一程,并在多年后撰文追念这段难忘的师生情谊。
在20世纪60年代的京津地区,马三立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相声艺术家。他与张寿臣、常连安、郭荣起并称为"寿"字辈的四大名家,在相声界享有崇高地位。
相声界有句话叫"无人不宗马",这句话道出了马氏相声在曲艺界的影响力。马三立作为马氏相声的代表人物,经常在家中接待各路曲艺界朋友,他们或称他"三叔",或唤他"三爷"。
马志明生于1945年的天津,是一个相声世家的传人。他的曾祖父马诚方擅长说评书,祖父马德禄被誉为"相声公司",大伯马桂元是"万人迷"李德钖的得意弟子。
在马家八个子女中,马志明是马三立的长子。五岁起,马志明就跟随父亲奔走于各大曲艺园子和电台之间,耳濡目染间记住了许多相声段子。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马志明对相声的兴趣逐渐淡去,转而迷恋上了京剧艺术。1957年,12岁的他考入天津戏校,进入河北梆子班学习文丑。
在戏校期间,马志明又改学以武打为主的武二花。不料天有不测风云,马三立被定为右派,这场政治风波也影响到了马志明,使他在戏校中陷入被排挤的困境。
1962年,马志明被借调到天津市京剧团跑龙套,在那里结识了武生大家历慧良。历慧良得知马志明的身世后,常常规劝他回归相声艺术。
在历慧良的点拨下,马志明终于醒悟过来。他意识到继承父亲的相声艺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于是决定回家专心学习相声。
这个决定让马三立喜出望外。在他看来,马志明天生具备说相声的才能,口齿伶俐、反应敏捷。马三立不仅亲自教导儿子,还鼓励他向其他相声艺人学习。
父子约法三章 传承有序
马志明回归相声的消息在家中掀起一阵欢腾气氛。马三立深知儿子拥有说相声的天赋,当即着手准备教导事宜。
这天,马三立将马志明叫到跟前,准备立下规矩。两人面对面坐下,马三立的声音严肃而庄重。
马三立开门见山地说道:"大河,你既然决定回归相声了,我就要给你立几条规矩。"马志明立刻正襟危坐,等待父亲的教诲。
马三立道出的第一条规矩便直指相声界的辈分问题。虽然马三立在相声界辈分极高,常有年长者喊他"三叔",但他要求马志明不能因此而充大。
这条规矩的具体要求是:不论来访者的辈分高低,也不管他们如何称呼马三立,马志明都必须以"大爷""叔叔"相称。马志明对此表示完全接受,立即应允。
马三立接着说出第二条规矩:家中来客时,马志明可以在一旁倾听,但绝不可随意插嘴。这条规矩引起了马志明的疑问。
十七岁的马志明提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若有不懂之处想要请教,该如何是好?马三立的回答依然严格:必须等大人们谈话结束,方可规规矩矩地提出问题。
在说出前两条规矩后,马三立稍作停顿,语速放缓。第三条规矩事关相声艺术的本质:作为相声艺人,不能沦为耍贫嘴的角色。
马三立强调,在外面绝不允许油嘴滑舌,要时刻谨记相声艺术的本质。马志明对父亲的这三条规矩铭记在心,并在日后将这份传统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马六甲。
这三条规矩成为了马志明学艺生涯的重要准则。在此之后,马三立不仅亲自教导儿子,还鼓励他多方求教。
这些规矩看似简单,却体现了马三立对相声艺术的深刻理解。从不插嘴到不耍贫嘴,从谦逊待人到专注艺术,每一条都蕴含着相声艺术的精髓。
马三立对儿子的要求,既是对相声艺术的尊重,也是对行业传统的维护。这三条规矩不仅规范了马志明的行为,更为他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份约法三章见证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相声艺术传承中的严谨态度。马三立用这种方式,将相声艺术的精神和品格传递给了下一代。
从此,马志明开始了他正式的相声学习之路。这三条规矩如同指路明灯,指引着他在相声艺术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突破辈分礼 师徒情谊深
在天津相声界,刘奎珍是一位独特的艺术家。他虽然不识字,却创作了大量经典相声段子,被侯宝林称赞为"造诣极高"的艺术家。
刘奎珍1912年生于天津,比马三立大两岁。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拜焦少海为师,成为中国相声第六代传人,属"宝"字辈。
刘奎珍早年曾与马三立搭档说相声,为马三立捧哏。两人曾到南京等地巡回演出,配合默契,深受观众喜爱。
虽然后来两人因故分开,但他们的情谊未曾断绝。刘奎珍性格耿直,不善交际,却每每路过马家门口都会进门问候。
他创作的《画扇面》堪称经典,但他从不满足于一成不变。当大家都在学习这个段子时,他已经从生活中汲取新的素材,将其改编成了《补袜子》。
就是这样一位艺术怪才,在相声界以严谨著称。虽然年长马三立两岁,但他见了马三立总是恭敬地喊一声"三叔"。
1963年,马志明开始正式拜访刘奎珍学艺。按相声界的规矩,刘奎珍是马志明的师兄,但马志明第一次见面就称他为"刘大爷"。
这称呼让刘奎珍十分为难,连忙推辞:"志明兄弟,你可别这么叫,我还得管你爸叫三叔呢。"面对刘奎珍的推辞,马志明坚持己见。
那句"您管我爸叫三叔不假,咱爷俩单论",道出了马志明对艺术前辈的敬重之心。他主动放下辈分,以晚辈之礼求教。
刘奎珍仍在坚持:"志明兄弟,这可使不得,辈分可不能乱啊。"但马志明态度坚决:不希望刘奎珍称他"志明兄弟"。
在相声界,有句行话叫"宁送一锭金,不教一句春","春"即"春典",指相声段子。这反映了相声艺人对段子的珍视。
马志明对刘奎珍说:"您要是再喊志明兄弟,那就是不想给我过活。"这番话表明了他学艺的诚意。
刘奎珍一生未收徒弟,但对马志明求教的态度却格外认真。每次马志明登门,他都倾囊相授。
他将自己的拿手段子《封建婚姻》,一字一句地传授给马志明,体现了对后辈的提携之情。这种知遇之恩,马志明铭记于心。
直到1993年刘奎珍离世,马志明依然保持着对师长的敬重。他与几位相声同行一起,亲自为刘奎珍送上最后一程。
这段跨越辈分的师徒情谊,见证了相声艺术传承中的真诚与敬意。它不仅超越了传统的辈分观念,更体现了艺术传承的本真精神。
薪火代代传 恩情永不忘
在刘奎珍的悉心指导下,马志明的相声艺术日渐精进。刘奎珍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让马志明受益匪浅。
《封建婚姻》是刘奎珍最得意的作品之一,他将这段相声的每一个细节都传授给马志明。从表演技巧到语言韵律,从剧情设计到包袱抖动,无一不详细讲解。
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持续了三十年之久。在这期间,马志明不仅继承了刘奎珍的艺术精髓,更将这份师徒情谊代代相传。
1993年,刘奎珍离世的消息传来,马三立因病住院未能到场。马志明带领几位相声界同仁,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为恩师送行。
这场葬礼虽然简单,却体现了相声界的深厚情谊。马志明以晚辈之礼,恭送这位一生谦逊的艺术家走完最后一程。
时光飞逝,马志明始终没有忘记刘奎珍的教诲。2009年,他特地在报纸上发表《刘奎珍先生二三事》,回忆与恩师的点点滴滴。
文章中,马志明详细记述了刘奎珍的艺术成就和为人品格。从创作才能到教学态度,从艺术追求到处世之道,字字真切,句句深情。
马志明将这份师徒情谊传递给了下一代。他教导儿子马六甲时,也将父亲马三立定下的规矩和刘奎珍的教诲一并传授。
这种薪火相传的方式,使得马氏相声的艺术精髓得以延续。从马三立到马志明,再到马六甲,三代人的艺术追求始终如一。
在相声界,"无人不宗马"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不仅是对马氏相声艺术的认可,更是对其传承精神的肯定。
马志明对刘奎珍的敬重,超越了相声界的辈分规矩。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成为了相声艺术传承中的一段佳话。
从1963年的那句"咱爷俩单论",到2009年的深情追忆,马志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传承。他不仅继承了相声艺术,更传承了这份宝贵的情谊。
这段跨越三十年的师徒情谊,在相声界广为流传。它告诉人们,艺术传承不仅需要技艺的传授,更需要情谊的延续。
如今,这段动人的故事已成为相声界的一段佳话。它见证了中国传统相声艺术的传承方式,也展现了艺术家之间的深厚情谊。
这种代代相传的精神,让相声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焕发生机。马氏相声的故事,也将继续激励着新一代相声艺术家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