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后再看李菁,真相惊人:分钱不均只是表面!
更新时间:2024-11-18 09:06 浏览量:2
这是2010年,德云社“清理门户”时,对和说的话。
当时跟着他们俩离开的,还有和郭德纲一起创业的李菁,可以说,德云社能有今天,李菁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这样一个对德云社贡献巨大的元老,为什么要选择离开呢?
以前的好兄弟如今各奔东西,有人说是他嫉妒郭德纲赚得多,也有人说是何云伟从中作梗。
过了14年,再看李菁才明白,他和郭德纲分开,并不是因为分钱不公平。
李菁和郭德纲白手起家
很多年轻人喜欢看德云社,可能只知道郭德纲和郭麒麟这些现在很火的人物,但其实当年在德云社风头正劲时,李菁的名字也是家喻户晓。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云社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李菁和郭德纲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1995年的李菁,还是一位不太出名的年轻相声演员,虽然在快板和西河大鼓上有些名气,但在相声界还是个新手。
而郭德纲也只是一个四处碰壁的小伙子,梦想在北京站稳脚跟。
两个有目标有方向的人,如果遇到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这事儿还真发生了。
李菁和郭德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相遇,两人一见如故。
郭德纲欣赏李菁的专业能力,李菁也被郭德纲的才华打动,两人一起创办了北京相声大会,这就是德云社的前身。
起初的日子非常艰难,为了吸引观众,他们到天桥、广渠门等地表演,共同面对观众的冷漠,一起经历生活的艰辛。
李菁到现在还清楚记得,有一次演出结束后,两人饿得不行,却只能买一个馒头,即使生活如此艰难,他们还是没多说一句,把馒头分成两半,就着大碗茶水咽了下去。
正是这种坚持和吃苦的精神,为他们今天的名声和地位打下了基础。
德云社成立
2003年,德云社正式成立了。
李菁和郭德纲看到了希望,心中充满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令人惊讶的是,谁也没有想到德云社会以如此迅猛的速度发展,短短几年间就从默默无闻成为相声界的新星。
名气大了当然好,至少不用再为了生计低头,以前四处奔波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但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德云社的氛围也在悄悄变化,李菁敏锐地发现,曾经那种为艺术而努力的氛围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商业气息,说白了就是赚钱。
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员被匆匆推上舞台,却没有接受充分的培训。
他听到后台都是恭维的话,而不是对艺术的讨论,自己心中的纯真相声梦想,也在现实中逐渐消磨。
2006年8月,德云社遇到了“八月风波”,这起突发事件使德云社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就在大家都认为德云社会因此一蹶不振时,郭德纲凭借出色的口才和应对能力,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让德云社的名声更进一步。
李菁决心离开德云社
周围的情况都改善了,但李菁却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要离开德云社。
郭德纲感到非常惊讶,他耐心地劝说李菁:“我们共同创立的德云社,现在正是发展的好时候,你怎么能走呢?”
李菁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一句话:"德云社变了,我也变了。"
就这样,李菁离开了德云社,外界对其中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利益分配不均,有人说是与郭德纲产生了矛盾。
在这其中,只有李菁自己清楚他离开的真正原因。
离开德云社后依旧可以发光发热
离开德云社后,李菁没有就此消失。
他开始探索新的领域,参与了影视作品的拍摄,同时还在相声舞台上活跃。
2010年,他成功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并被任命为北京曲艺协会副主席,为相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4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回顾李菁的选择时,才明白过来。
他离开德云社,不是因为分钱不均,也不是因为个人恩怨,而是为了坚持自己对相声艺术的追求。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李菁坦诚地说:“我离开德云社,是因为我觉得那里不再适合我了。我追求的是一个纯粹的艺术氛围,而不是一个商业化的环境。”
而郭德纲呢?
他一直对李菁的离开保持沉默,直到最近在一次演出中提到:“李菁是我非常尊敬的艺术家之一。虽然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我们对相声的热爱是一样的。”
最后小编想说
回顾这14年,我们不得不思考,李菁的选择,也许代表了相声艺术发展的另一种路径。
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他坚守着自己的艺术追求,为相声的多样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也有人认为,李菁错过了与德云社共同成长的机会,但对他而言,离开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至少能让他保持初心。
14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新看待李菁的选择时,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艺人的决定,更是一个艺术家对自己价值的坚守。
他用实际行动表明,在艺术之路上,金钱和名利并非唯一的目标。
我们也应该思考,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相声该如何发展?
是单纯迎合市场,还是坚守传统艺术的本质?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