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人际沟通中如鱼得水?掌握5条金律,你也可以
更新时间:2024-11-20 22:46 浏览量:2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沟通,自古以来便是连接人心的桥梁,是智慧与情感交融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烛之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退秦师而解郑国之危;诸葛亮舌战群儒,以滔滔雄辩奠定三国鼎立之势。人际沟通,其力可翻江倒海,其能可扭转乾坤。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成为那众星捧月般受欢迎之人,是很多人都渴望的。可是,由于人际沟通力不好,一些错误的言行,导致有些人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不好!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掌握人际沟通这门艺术呢?今天,给大家介绍5条人际沟通金律,帮你开启和谐人际关系大门,引领你穿越迷雾,助你职业发展快人一步。
01
遇见贵人
中国是人情社会,有贵人相扶,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怎样才能得到贵人的帮助?有两个方法:
一个是创造一个梦想,用梦想去吸引你的贵人。比如蜜芽宝贝创始人刘楠,曾经给徐小平发了一条短信:“您好,徐老师,我是一名北大毕业生。目前,正在淘宝开着一家母婴店。现在,这家店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3000万,但是,目前我陷入了迷茫。我知道您是一名创业导师,您能不能开导开导我?”这条短信,实际上是一条求投资的短信,给刘楠带来了几千的投资。刘楠创造了一个梦想,最终与贵人徐小平同行。
一个是用价值和相互成就来吸引别人。比如侯耀文和郭德纲,早期郭德纲虽小有名气,但没有师承,不被认可。侯耀文收郭德纲为徒,侯耀文帮助了郭德纲很多,让郭德纲少走了很多弯路。
02
真诚的赞美,比任何阿谀奉承都有效
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要多加赞美别人,欣赏别人,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比如,一句简单的话:你做得真不错!或许就可以让对方开心很久。
很多人不屑于赞美,其实是失去了一项重要的人际沟通武器。
有个京官要到外地去任职,离京前去和他的老师告别。他的老师说:“外面的官不容易做,应当谨慎些。”那人说:“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他一顶,应当不至于有关系不融洽的人。”老师生气地说:“我们以正直的原则侍奉上级,给别人做事,为什么要这样呢?”那人说:“天下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人,能有几人呢?”老师点了点头说:“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个人出来后对别人说:“我有一百顶高帽子,现在只剩九十九顶了。”
所以被赞美是人性,掌握这一人性,你就会无往不胜。
03
懂得为别人创造价值
在人际交往,没有无缘无故的喜欢,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讨厌,只有没有被利用的价值。
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有些人没有为他人创造价值的思维,所以永远得不到别人更多的认可。狄更斯说过:“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历史上有个典故,叫“杏林春暖”。说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医董奉,给人看病不要钱,只让看好的病人在他家门前种植杏树。杏林长成结果后,人们想吃不用掏钱,只需拿米来换即可。而这些米,董奉又用来救济贫苦的人。当你想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你就要学会为别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要去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04
很多人沟通,都是“我”怎么样,“我”要如何如何,我想要怎样怎样。其实这样说,很难与对方更好地达成合作。
在人际沟通中,有时可以改变一下表达的顺序,会让对方感觉更好。
比如:
把“我想了解下该项目的进展情况”改成“该项目你现在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吗?”
把“我想明白工作的后续安排”改成“工作后续安排你有什么环节想要我来配合的吗?”
把“我感觉这个项目进展有点缓慢了”改成“这项目一路走来不容易,我在想,当下有没有哪个部分是我可以出份力,让它推进得更顺畅些呢?”
05
说话的时候记得常用“我们”开头
在讲话的时候,常用“我们”开头,能够让听众感觉你跟他们的站在一起的。多说“我们”,有以下三个好处:
以“我们”开头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好处:
第一,增强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当说“我们”的时候,会给对方一种大家是一个整体的感觉。比如“我们一起努力完成这个项目”,这能让对方意识到彼此是在同一条船上,是合作关系,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对立情绪。
第二,体现包容性
像“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你的观点也很重要”,这样的表达表明说话者没有把对方排除在外,而是将对方视为集体的一部分,让对方更愿意参与到对话或者活动中来。
第三,更有说服力
例如“我们都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以你的配合至关重要”,使用“我们”可以暗示说话者和对方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的要求或者建议会让对方觉得更合理,更容易接受。
举例:
普通表述:“你要尽快完成报告,周三前交给我。”
这种表达比较直接,是上级对下级较为常见的指令性口吻,重点强调对方个人的任务和责任,突出了个体的执行动作。
“我们”表述:“我们要让这份报告完美呈现,你负责其中的核心数据整理与分析部分,我来协助你核对信息并进行格式规范,咱们争取周五前完成并提交。”
这里用“我们”开头,首先确立了共同的目标“让报告完美呈现”,然后再分配各自任务,使整个过程像是团队协作,而不是单纯的命令与被命令关系,让对方更易接受任务安排,且明确彼此相互支持配合的关系。
普通表述:“你在这个活动策划里要多增加互动环节,这样才更吸引人。”
此句聚焦于对方在活动策划中的单一动作要求,是一种针对性的指示。
“我们”表述:“我们这次活动策划的关键在于增强吸引力,其中互动环节是重中之重,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怎么设计出新颖有趣的互动环节,你先说说你的初步想法,我也分享一些经验和创意。”
使用“我们”开篇,设定了共同的活动策划目标“增强吸引力”,接着将设计互动环节变成了双方共同参与探讨的事情,使对方感受到不是独自承担策划压力,而是有伙伴共同努力,语气更加亲和友好,有利于促进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