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马季为何对赵炎说:别睡了快起来,咱俩给大家伙说段相声
更新时间:2024-11-22 18:50 浏览量:3
1988年,马季为何对赵炎说:别睡了快起来,咱俩给大家伙说段相声
深夜的徐州火车站贵宾室内,灯光昏黄。疲惫的赵炎刚刚睡下,就被恩师马季轻轻推醒。面对着一群提着信号灯、拿着小铁锤的铁路工人,马季笑眯眯地站起身来。此时已是凌晨一点,可马季却像往常一样,轻轻推醒了已经睡着的赵炎。这一推,不仅推开了那个深夜,更推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师徒情缘。这个当代相声界的"伯乐",为何会如此执着地寻找、培养新人?而他又是如何在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发现赵炎这颗"璞玉"的呢?
一、寻找赵炎
1975年的北京,一场全国文艺调演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中央广播说唱团团长的马季坐在观众席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来自黑龙江的几位年轻演员。他们中间有一位年轻人表演了一段改编自《友谊颂》的单口相声,让马季眼前一亮。
这位年轻人就是赵炎。当时,说唱团正面临着演员青黄不接的困境,马季已经为此发愁了很久。看完演出,他立即召集团里的骨干演员开会商议。"必须把这些好苗子调来!"马季斩钉截铁地说。
很快,马季带着唐杰忠等人,拿着中宣部的红头文件赶赴黑龙江建设兵团。当时的政策规定,中央广播说唱团可以面向全国招生,允许跨地区、跨行业选调人才。可兵团政治部主任却一口回绝了马季的请求:"这样的人才我们兵团也需要,不能调!"
马季没有气馁。他带领团里的演员在兵团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慰问演出。当时正值寒冬,他们每天不停歇地从一个连队赶到另一个连队,有时一天要演好几场。高强度的演出让马季的嗓子严重充血,说话都十分困难,但他依然坚持完成每一场演出。
这份执着打动了兵团领导。在一次宴请中,兵团领导终于松口答应放人。但事情并没有这么顺利,当马季准备办理调令时,却被告知赵炎已经回城了。按照当时的政策,知青回城就意味着要回到原户口所在地。
得知赵炎被安排到了廊坊,马季立即派人前往北京前门的廊坊头条、廊坊二条寻找。两个工作人员找了整整两天,却毫无音信。最后通过仔细查阅档案,才发现赵炎其实是在河北廊坊市的石油部管道局运输公司汽车修理厂。
马季二话不说,立即买了最早一班从黑龙江开往廊坊的火车票。到达廊坊后,他直接找到了管道局局长,说明来意。局长被马季的诚意打动,当场表态全力支持。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马季还特意嘱咐两位工作人员:"把赵炎给我领回去,领不回来你们俩也别回去了。"
就这样,经过近两个月的奔波,赵炎终于来到了中央广播说唱团。这一路找寻的过程,让马季更加珍惜这位年轻人。他给赵炎安排了最好的搭档,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甚至亲自指导他的表演技巧。在马季看来,发现人才容易,培养人才难。只有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收获百分之百的成果。
二、深夜演出
1988年的那个深夜,徐州火车站里灯火通明。一群刚刚结束夜班的铁路工人,正准备检修车厢。他们手里提着信号灯,腰间别着检修用的小铁锤,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原本他们应该立即开始工作,但听说马季和赵炎就在贵宾室休息,便想着能否看一场临时演出。
站长小心翼翼地敲开了贵宾室的门。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赵炎刚刚躺下不久。马季听完站长的请求,立即答应下来。他轻轻推醒赵炎,说:"别睡了快起来,咱俩给大家伙说段相声。"
这样的临时演出,对马季和赵炎来说早已不是第一次。1976年春节期间,他们曾在开往哈尔滨的火车上,为整整一节车厢的乘客表演了一个多小时。1980年夏天,他们在前往兰州的路上,应邀为一个小站的铁路职工演出到凌晨三点。1984年,他们甚至在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上,为全机乘客即兴表演了一段相声。
就在徐州火车站的这个深夜,马季和赵炎为工人们表演了他们最拿手的《夸家乡》。这段相声由马季改编自传统段子,专门为赵炎量身打造。相声中,马季饰演的是一个老北京,而赵炎则扮演东北人,两人你来我往,夸各自的家乡特产。
演出中,马季提到北京的烤鸭、豆汁、炒肝,赵炎则说起东北的人参、貂皮、山货。每个包袱抖得恰到好处,引得工人们笑声不断。即便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里,他们依然保持着专业水准的表演。没有舞台,没有灯光,甚至连话筒都没有,但马季和赵炎的表演依然精彩纷呈。
在场的工人中,有一位姓张的老师傅,已经在铁路工作了三十多年。他后来回忆说:"那天晚上的表演,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马季老师和赵炎同志不是在演出,是在给我们送温暖啊!"
演出结束时已是凌晨两点多,工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马季拍拍赵炎的肩膀,说:"咱们相声艺人,就得这样,只要观众需要,随时都得准备着。"这句话,成了赵炎日后经常提起的一句话。
这场深夜演出的故事,在徐州火车站流传了很久。每当有人问起当年的情景,老工人们总是兴致勃勃地讲述。有人说,那天晚上的检修工作格外顺利;也有人说,那是他们听过的最难忘的相声。而对马季和赵炎来说,这不过是他们无数次即兴演出中的一次。但正是这样不计较时间、不讲究场合的表演,让相声艺术走进了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三、严师益徒
在中央广播说唱团,马季对赵炎的培养可谓用心至极。1976年初,赵炎刚到团里时,马季就为他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每天清晨五点,马季就会准时出现在赵炎的宿舍门口,带着他到北海公园晨练。
练功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极为讲究。最基础的是"吊嗓子",马季要求赵炎每天坚持两个小时。起初,赵炎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觉得喉咙发痛。马季便手把手教他正确的发声方法,从腹式呼吸到气息运用,每个细节都亲自示范。
除了基本功,马季还特别注重对传统相声段子的传授。在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个时期收集的相声资料。每天晚上,马季都会挑选一段传统相声,先给赵炎表演一遍,然后逐字逐句地讲解其中的技巧。有时为了一个包袱的抖动方式,他们能讨论到深夜。
1977年春节,说唱团准备了一台重要演出。马季特意给赵炎安排了一个新编的相声《夸家乡》。为了把这段相声练好,他们整整排练了一个月。每天从早到晚,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马季不断调整词句,优化包袱,有时为了一个停顿的节奏,能反复演示十几遍。
在舞台表演方面,马季的要求更是严格。他告诉赵炎:"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即便是最简单的动作,比如整理衣襟、扶话筒等,都要求做到行云流水。有一次排练时,赵炎的一个转身动作稍显生硬,马季立即叫停,让他重复练习了整整一个下午。
马季还特别重视舞台礼仪。他要求赵炎每次上台前都要检查仪容仪表,衣服必须整洁平整,不能有一丝褶皱。进退场要有规矩,鞠躬要恰到好处。这些细节,马季都会亲自示范,直到赵炎完全掌握为止。
在生活中,马季对赵炎也格外关照。知道赵炎喜欢收集相声资料,马季便把自己珍藏多年的老段子抄本送给了他。平时见赵炎嗓子不适,就会煮些润喉茶给他喝。1978年冬天,赵炎感冒发烧,马季专门请了一天假,在家照顾他。
但在艺术上,马季从不对赵炎降低要求。有时排练到深夜,赵炎累得直打瞌睡,马季也绝不心软。他常说:"台上的功夫是熬出来的,不能偷懒。"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让赵炎在短短几年内就成长为团里的台柱子。
1979年,赵炎在全国相声大赛中获得金奖。领奖那天,马季破天荒地在后台抱住赵炎哭了。那一刻,严厉的师父终于展现出慈父般的一面。这一抱,既是对徒弟成长的欣慰,也是对自己多年坚持的肯定。
四、传承创新
1980年代初期,相声艺术面临着转型的重要时期。马季深知,要让相声保持生命力,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他带领赵炎开始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
1981年春节晚会上,马季和赵炎合作的相声《电视迷》首次亮相。这段相声巧妙地将传统相声技艺与当时兴起的电视文化结合起来,其中模仿各类电视节目的段落引发全场爆笑。表演结束后,许多观众写信给电视台,表示这样的创新让相声更接地气。
为了创作新作品,马季经常带着赵炎深入生活。1982年夏天,他们在北京西单商场蹲点一个月,观察商场里的趣事。期间,他们看到了柜台小姐和顾客之间的各种趣味对话,由此创作出了《买东西》这段新相声。这段相声不仅保留了传统相声的说学逗唱技巧,还融入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现象。
1983年,马季开始尝试让赵炎独立创作相声段子。赵炎的第一个作品《夜班车》,就是根据他们在全国巡演时的见闻写成的。为了打磨这段相声,马季和赵炎特意去北京站蹲守了好几个深夜,观察夜班车上的乘客百态。最终,这段相声不仅展现了社会百态,还透露出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
在创新的同时,马季也十分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他将自己早年跟随前辈学到的"绕口令"、"学口语"等传统相声绝活悉数教给赵炎。1984年,他们在天津演出时,特意安排了一场传统相声专场,将《报菜名》、《数来宝》等经典段子重新搬上舞台。
1985年,马季开始尝试将相声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他和赵炎创作了一个融合京剧、评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相声《艺术大观》。这个节目中,赵炎需要模仿多位京剧名家的唱腔,以及各种曲艺形式的特点。为此,马季带着赵炎去听了很多场京剧和评书演出,反复揣摩各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1986年,他们又开创了一种新的表演形式——互动相声。在演出中,他们会邀请观众上台参与节目,将临场发挥与预设段子巧妙结合。这种形式很快受到欢迎,成为他们的招牌节目之一。
到了1987年,马季和赵炎开始尝试将时事新闻融入相声创作。他们编写的《今日说法》系列相声,既保持了相声的娱乐性,又增加了知识性和时效性。为了确保内容准确,他们每天都要看报纸、听广播,及时更新段子内容。
这些年的探索和创新,为相声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马季常对赵炎说:"相声是活的,观众在变,我们也得跟着变。但是变的是内容,不变的是那股子说相声的精气神。"正是这种既重传承又敢创新的精神,让他们的相声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五、最后岁月
1989年初,马季的身体状况开始每况愈下。但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带着赵炎在全国各地演出。那年春节,他们在东北的寒风中连续演出了十场。每场演出结束后,马季都要喝上几口热水才能缓过气来。
3月的一个傍晚,在前往石家庄的火车上,马季突然提出要教赵炎一段失传已久的老相声《铃铛谱》。这段相声难度极大,需要表演者同时模仿多种乐器的声音。马季说这段相声是他年轻时从一位老艺人那里学来的,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传授。就在那节摇晃的火车车厢里,马季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直到赵炎完全掌握。
4月,马季和赵炎在南京的一场演出中,首次尝试了新编相声《春天的故事》。这是马季生前创作的最后一个作品。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留在剧场,想要一睹这对师徒的风采。马季特意让赵炎单独谢幕,这是他第一次没有和徒弟一起向观众鞠躬。
5月初,马季在北京的最后一场演出上,特意安排了他们最拿手的《夸家乡》。演出中,马季的声音明显有些疲惫,但专业素养让他坚持完成了整场演出。散场时,他拉着赵炎的手,说了很多关于相声艺术的话。那些话后来成了赵炎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指导。
6月的一个清晨,马季照例来到北海公园,这是他和赵炎最后一次晨练。他们像往常一样练习发声,回顾经典段子。临走时,马季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本手抄本交给赵炎,里面记载着许多快要失传的相声段子。
7月,马季住进了医院。在病房里,他依然没有停止对赵炎的指导。每天下午,赵炎都会来病房向师父汇报新创作的段子。有时,马季会突然坐起来,纠正赵炎的某个动作或语气。即便在病榻上,他对艺术的要求依然一丝不苟。
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马季的病情急转直下。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仍然惦记着艺术的传承。他告诉赵炎,相声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但决不能丢掉传统的精髓。他还特意叮嘱赵炎要把《金钱板》这样的传统绝活传承下去。
9月2日,马季永远地离开了。临终前,他握着赵炎的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说相声。"这简单的四个字,包含了一位艺术家毕生的期望。
当天晚上,赵炎仍按原计划在天津礼堂演出。他选择了马季生前最爱的《夸家乡》,用最完美的表演告别自己的师父。演出结束时,台下掌声经久不息,仿佛也在向这位相声大师作最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