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桥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1929年,马桂元对马三立说:你是马德禄的儿子,就不能是半瓶醋

更新时间:2024-11-23 04:31  浏览量:3

引言:

世人皆知马三立是相声泰斗,却鲜有人知他年轻时曾被大哥马桂元打得浑身发抖。1929年的一个夏夜,15岁的马三立如往常一样磨磨蹭蹭地往家走,生怕回家太早又要面对大哥的拳头。然而这天晚上,马桂元却一反常态,没有动手,而是语重心长地说:"桂福,你是马德禄的儿子,既然要吃相声这碗饭,就不能是半瓶醋。"这句话,成为马三立一生的转折点。究竟是什么样的际遇,让这对性格迥异的兄弟,一个成为严厉的师长,一个成为相声大师?马氏兄弟之间,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马氏家族的艺术渊源

马氏家族在京津曲艺界的根基,要从马三立的祖父马诚方说起。1875年,马诚方带着一部《水浒传》从河北武清来到北京城,在天桥一带说书。那时的天桥是北京最热闹的说书市场,能在这里站稳脚跟着实不易。马诚方凭借独特的说书方式,将评书与地方民间故事相结合,让听众耳目一新。

1882年春节前夕,马诚方在天桥遇到了一位落魄的评书艺人。这位艺人生病在身,无钱医治。马诚方不仅资助了他,还将自己积攒的大量《水浒传》说书底本借给他使用。谁知这一举动,让马诚方在北京评书界收获了口碑,不少艺人都愿意与他交流,分享书目。

马诚方的儿子马德禄自小跟随父亲学艺,但他对相声更感兴趣。1890年代初,年仅十三岁的马德禄拜入"相声八德"之一的张德志门下。马德禄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相声的各种功法。他擅长模仿各地方言,尤其是对东北话的模仿堪称一绝。1895年,马德禄在天津三不管地带设摊卖艺时,一口地道的东北话让当地的东北商人以为他是自己人,给了他不少照应。

1898年,马德禄凭借《芝麻官》这个相声段子在天津打响名号。这个段子讲述一个不学无术的芝麻官审案的故事,马德禄将其中的七个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一人分饰多角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一年,他被推举为"相声八德"之一,成为京津两地最年轻的"德字辈"艺人。

马德禄成名后并未放松,反而更加刻苦钻研。他经常与其他"德字辈"艺人切磋技艺,不断改进自己的表演方式。1900年代初,他创新了传统的"论"字类相声,将其与生活趣事结合,创作了《论菜价》《论节气》等新段子,深受观众欢迎。

1911年,马桂元出生时,马德禄已经在天津站稳了脚跟。他除了在小园子说相声,还经常被请到富商大户家里演出。马德禄将父亲马诚方的说书艺术和自己的相声技巧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这种风格后来被马桂元继承,并传授给了马三立。

马氏家族的艺术传统还体现在对艺德的坚持上。马诚方常说:"说书靠的是口,立身靠的是德。"马德禄也经常教导儿子们:"做艺人要先学做人。"这些家训对马桂元和马三立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马氏相声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马桂元的苦心栽培:从打骂到谆谆教诲

1929年的天津,正值相声艺术的黄金时期。马桂元已经在天津卫成为小有名气的相声艺人,而马三立却整日游手好闲,与一群玩伴在街头巷尾厮混。马桂元对弟弟的懒散态度十分不满,常常对他拳打脚踢。在外人看来,这是一种粗暴的管教方式,但实际上马桂元是在延续父辈的严格教导传统。

马桂元从小就受到父亲马德禄的严格训练。每天清晨,他必须在天还没亮时就起床练功。马德禄要求他站在院子里,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说话吐字。冬天的天津寒风刺骨,马桂元的嘴唇冻得发紫,但只要发音不准确,就要继续练习。这种训练方式看似残酷,却让马桂元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

1927年,马德禄去世前将马三立托付给马桂元。作为长兄,马桂元深知肩上的责任。他决定用同样的方式教导马三立。每当马三立说相声时发音不准,马桂元就会用戒尺打他的手心。有一次,马三立在演出时将"虎落平阳"说成"虎落平洋",马桂元当场就给了他一个耳光。这种严厉的教导方式虽然让马三立吃尽苦头,但也让他逐渐养成了认真对待艺术的习惯。

1930年春节前夕,马桂元带着马三立去天津的各个茶馆演出。在演出间隙,马桂元总是让马三立认真观察其他艺人的表演。他告诉马三立:"看别人演出不是为了模仿,而是要学习他们的优点,融入自己的表演中。"马桂元还特意带马三立去听京剧名角儿梅兰芳的演出,让他学习如何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情感。

马桂元的教导不仅限于艺术技巧,还包括为人处世的道理。他要求马三立每天早上必须到茶馆帮忙擦桌子、倒茶水,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遇到前辈艺人时,必须恭敬有礼。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实际上是在教导马三立如何在艺术圈里立足。

1931年夏天,马三立第一次独立演出。在台上,他将《学鸭子》这个相声段子表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马桂元没有表扬他,而是指出了他表演中的细节问题,比如某些动作不够到位,某些词语的发音还需改进。这种严格的要求让马三立不断进步。

马桂元还特别注重教导马三立创新的重要性。他告诉马三立:"相声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在马桂元的影响下,马三立开始尝试创作新的相声段子,将传统相声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这种创新精神后来成为马三立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

到了1932年,马三立的表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他不仅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相声技巧,还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这时的马桂元终于放松了对弟弟的严格管教,转而以平等的态度与他探讨艺术。这种转变标志着马三立从学徒成长为真正的艺人。

三、艰难岁月中的兄弟情谊

1933年至1945年间,天津的相声艺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日军占领天津后,文艺演出受到严格管控。马桂元和马三立这对兄弟在这段艰难时期互相扶持,共同维系着马家相声的传承。

1933年秋天,天津的茶馆生意日渐冷清。马桂元带着马三立转战各个码头区域演出。他们在码头附近支起简易棚子,为来往的码头工人和商贩表演。有一次,日本宪兵突然检查演出内容,马桂元立即将原定的讽刺时政的段子改成了《学外国话》,用滑稽的方式模仿各国口音,化险为夷。从那以后,兄弟俩养成了随机应变的本事。

1935年,天津发生严重水灾,许多剧场被迫关门。马桂元和马三立只得到各个难民安置点义务演出。虽然没有报酬,但他们坚持用相声给灾民带来欢乐。在一次演出中,马三立即兴创作了一个《算账》的段子,讲述灾民互帮互助的故事,引起强烈共鸣。这次经历让马三立深刻理解了相声与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

1937年,战事加剧,演出场所更加稀少。马桂元和马三立不得不分头寻找机会。马桂元在天津南市一带找到了几家愿意长期合作的茶馆,而马三立则到北市场一带发展。兄弟俩约定每月初一十五见面交流近况,分享各自的演出经验。在这期间,马桂元发现了几个很有潜力的徒弟,而马三立也开始尝试创作新段子。

1940年,天津文艺界遭受重创。许多艺人为了生存改行做小生意,但马氏兄弟坚持继续表演。他们将传统相声段子改编成更加通俗易懂的版本,以适应新的观众群。马桂元创作了《卖布头》这个新段子,巧妙地将市井生活与相声艺术结合起来。马三立则改编了《打灯谜》,将其中的文字游戏发挥到极致。

1942年的一个寒冬,马三立生了一场大病。马桂元变卖了自己珍藏的戏服给弟弟求医。在马三立养病期间,马桂元一个人要跑三个场子演出,常常累得声音嘶哑。等到马三立康复后,两兄弟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们开始合作演出,创作了《对春联》《夸住宅》等新段子,在艰难时期仍然保持着相声艺术的创新。

1944年,马桂元和马三立在一次演出后被日本宪兵盘查。宪兵怀疑他们的相声内容含有影射时政的内容。马桂元主动承担责任,声称是自己创作的段子,让马三立得以脱身。这件事之后,兄弟俩更加谨慎,但依然坚持演出。他们将相声的讽刺性转向更加隐晦的表达方式,用双关语和谐音字来表达民众的心声。

到了1945年,马氏兄弟已经在天津相声界站稳脚跟。虽然生活依然艰难,但他们的艺术造诣在这段时期反而得到了提升。马桂元的表演更加沉稳老到,马三立的创作能力也日益成熟。这对兄弟用自己的方式,在战乱年代守护着相声艺术的火种。

四、兄弟分道扬镳:各自走向不同的艺术道路

1946年初,随着战后天津文艺界的复苏,马桂元和马三立的艺术发展出现了分歧。马桂元坚持传统相声的表演方式,而马三立则开始尝试新的艺术形式。这种分歧最初体现在他们的表演选材上。

1947年春节期间,天津德云茶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相声专场。马桂元选择表演传统段子《武门绝技》,展现了扎实的功底和老派艺人的风范。而马三立则带来了自创的新段子《火车上的事》,将现代生活场景融入相声表演中。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在同一个舞台上形成鲜明对比。

1948年,马桂元在天津开设了自己的相声培训班,专门教授传统相声技艺。他要求学徒必须从最基本的功夫练起,每天早上要练习吐字发音。与此同时,马三立则频繁往返于北平和天津之间,在各大剧场演出他创作的新段子。他的表演风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马氏幽默"。

1949年下半年,马桂元决定留在天津发展,专注于培养新一代相声艺人。他在南市开设了一间小茶馆,既作为演出场所,也作为教学场地。马三立则接受了北京曲艺团的邀请,正式调往北京工作。这是兄弟俩首次在地理位置上产生了真正的分离。

1950年,马桂元的教学成果开始显现。他培养的学生中已经有几位能够独立登台演出。他特别注重传授传统相声中的"抖包袱"技巧和语言节奏控制。同年,马三立在北京的演出事业蒸蒸日上,他创作的《开粥厂》《找堂会》等新段子广受欢迎。

1951年春节,兄弟俩在北京重逢。马桂元应邀去北京观看马三立的演出。在后台,马桂元指出了弟弟表演中过于追求新意而忽视了某些传统技巧的问题。马三立虽然认同兄长的观点,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创新理念。这次交流既显示了兄弟间的真诚关爱,也体现了艺术追求上的差异。

1952年,马桂元在天津举办了一场传统相声专场演出,集中展示了他多年来的教学成果。他的学生们表演了一系列经典段子,展现了扎实的传统功底。与此同时,马三立在北京参与了相声现代化改革的实验,将相声与话剧表演手法相结合,创作了《牛胡子》等新作品。

1953年,马桂元整理编写了一套相声教材,详细记录了传统相声的技法要领和表演规范。这套教材后来成为天津相声界重要的传承资料。马三立则在北京组建了专门的创作小组,致力于开发新的相声题材和表演形式。

到了1954年,兄弟俩的艺术道路已经完全分开。马桂元成为天津相声界公认的传统艺术守护者,培养了一批基本功扎实的年轻艺人。马三立则在北京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成为相声艺术创新的代表人物。尽管艺术追求不同,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为相声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艺术道路的终极选择:马氏兄弟的晚年岁月

1955年至1962年间,马桂元继续在天津坚守传统相声阵地。他每天清晨五点准时在茶馆开门,为学徒们示范传统相声的基本功。一位名叫张德兰的学徒记录下马桂元教授的《大保镖》《武松打店》等经典段子,这些记录后来成为天津相声界重要的参考资料。

1956年夏天,马三立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创新相声专场演出。他将传统段子《卖布头》改编成《纺织姑娘》,融入了新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内容。这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但也引发了关于相声改革方向的讨论。马桂元专程从天津赶来观看演出,对弟弟的创新给予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技艺传承的担忧。

1957年,马桂元在天津南市开设了"德聚茶社",专门用于传统相声的传承和演出。他要求所有在此演出的艺人必须精通至少十个传统段子,并能够准确运用传统的"抖包袱"技巧。同年,马三立在北京组建了相声创作组,着手编写新的相声教材,将现代表演理论与传统相声技巧相结合。

1958年,马桂元的弟子们在天津举办了一场传统相声汇报演出。演出中展示了《戏单子》《卖枣》等多个经典段子的完整版本。这些段子的词料、节奏和表演方式都严格遵循传统规范。与此同时,马三立在北京创作了《游西湖》《坐火车》等新段子,将现代生活题材与相声艺术完美融合。

1959年初,马桂元生了一场大病。在养病期间,他口述了大量传统相声的表演要领,由弟子们记录整理。这些资料包括了发音技巧、表情管理、身段运用等各个方面。马三立得知消息后,立即从北京赶回天津探望。兄弟俩围坐在病榻前,就相声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长谈。

1960年,马桂元的健康状况有所好转。他重新开始在德聚茶社授徒,但规模缩小了很多,主要专注于培养几个特别有天赋的学徒。这一年,马三立在北京参与了全国相声演出大会,他的表演获得了广泛认可,新创作的《逛公园》更是成为经典。

1961年秋天,马桂元最后一次登台演出。他选择了自己最拿手的《武门绝技》作为压轴节目,展现了纯正的传统相声功力。演出结束后,他将自己珍藏的相声手稿全部交给了最得意的弟子。马三立特意从北京赶来观看这场演出,兄弟俩在后台相对无言。

1962年,马桂元在天津离世。临终前,他将一本记载传统相声技艺的手抄本交给马三立,嘱咐一定要保护好传统相声的根基。马三立在此后的演出生涯中,始终保持着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同时继续在创新的道路上探索。在他晚年的表演中,既能看到传统相声的严谨功底,也能感受到现代相声的活力特色。这种艺术风格的融合,成为马氏相声最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