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遍中国到“悄然消失”,姜昆的洋人徒弟大山,如今怎么样了?
更新时间:2024-12-18 08:49 浏览量:15
编辑丨xk
“洋人”说相声你听说过吗?
不但有,他还能与潘长江这样的喜剧巨匠合作,登上春晚舞台。
凭一句“开门啊,我是大山”,火遍全国。
他师从姜昆,带动洋人说相声的高潮,更是与郭冬临一起拿下白玉兰大奖,成立脱口秀节目。
他就是洋人大山,功成名就之际,却在听了冯巩的一句话后离开中国。
这其中到底有何隐情?他现在过得如何?
加拿大留学生
要说大山为何对我国情有独钟,还得从他的家族背景说起。
大山的祖父,早在1922年就与我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大山的祖父是加拿大的一位外科医生。
受加拿大教会医院的派遣,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来到我国,参与医疗援助工作。
在那个战乱年代,大山的祖父用精湛的医术帮助了无数我国百姓。
对此,大家亲切地称他为“饶大夫”。
但当时我国艰苦的生活条件,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大山祖父的两个孩子,在我国因患肺结核相继去世。
三年后,他们离开了中国,回到故土。
可在中国的这段经历,却在口耳相传中流传了下来。
而大山会来到中国,与他祖父母的这段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尽管祖父母在他还未懂事前就已经离世。
可他的父母却经常为他讲述关于中国的那段经历。
潜移默化中,大山对中国产生了一种亲切又向往的感情。
而他真正喜欢上中国文化,却是因为那一门课。
读大学期间,老师就给他起了个中文名字。
但不是大山,而是“路世伟”。
为了能有机会学习中文,他选择了“现代汉语”这门课程。
在接触汉语后,他对爷爷曾经讲述的故事有了全新的理解。
这让他既感到兴奋又心生悸动,因此,他在第二年便将“现代汉语”设定为主修课程。
仅仅经过两年的学习,他便成为了东亚系的佼佼者。
由于他学习成绩出众,他得到了前往北大交换学习的机会。
这次,他终于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国文化了。
他原本是为了学习语言而来中国的。
没想到,却意外地成为了中国观众心目中的“香饽饽”。
在校期间,他发现了中国文化中,一种叫做相声的传统语言表演。
与日常普通话交流不同,相声的说学逗唱几乎涵盖了汉语的所有应用。
这对大山来说,是深入了解汉语的最佳方式。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积极参加线下的相声演出。
甚至加入了学校的艺术团,赢得了相声大师姜昆的关注。
姜昆认为大山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因此有意将其纳入门下。
不过,有些人对此表示疑问,认为相声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表演。
一个外国人参与其中怎么能行呢?然而,大山拜师态度非常诚恳。
姜昆再三思索后,最终决定收下这个外国徒弟,倾尽所有栽培。
好在姜昆没看错人,大山相声表演非常出色。
在90年代末真可谓是红极一时,取得了许多成就。
更重要的是,多才多艺的大山,一次又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人民日报还曾发文,称赞大山。
在晚会上,大山出演了小品《夜归》,扮演了一个叫“许大山”的角色。
他在舞台上身穿大衣,操着不太标准但颇具喜感的普通话。
和搭档表演了一段妙趣横生的对话。
正是这段表演,他的外国身份和中国式幽默的结合。
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尤其是当他用略带口音的东北话喊出:“我是大山!”时。
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立刻记住了这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直接让他从一个普通的加拿大留学生,一跃成为全国的喜剧明星。
但在事业处于高峰期时,大山却陷入困境。
认为自己天赋止步于此,在相声界很难再有突破,为此颇感苦恼。
也正在这种复杂背景下,冯巩一句话突然让他眼前一亮。
终因冯巩的一句话,返回加拿大
“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不能总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
冯巩的一句深深地触动了大山。
他意识到,自己来中国是为了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而不仅仅是局限于相声表演。
就这样,他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离开中国,回到加拿大。
大山登上飞往加拿大的飞机,回到了久违的家乡。
可这个行为却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理解。
“过气”、“忘本”......甚至有人恶意揣测他是不是准备“师华长技以制华”。
而这些流言蜚语,并没有阻止大山前进的脚步。
作为外国人穿着大褂站在相声舞台上,不是长久之计。
因为未来会有新的外国人站上相声舞台,到时候他再想寻找出路,估计就为时已晚。
倒不如现在还有选择权的时候,早日转型,但一个“洋笑星”可以转型成什么呢?
在事业转折的关键点,大山想起了自己当时来中国学语言的初衷,便是促进中加文化交流。
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语言是桥梁,走入相声界,某种程度上纯属意外。
自己乘着相声这股东风,完成了名气的增长,现在,是时候该回归文化交流这个正轨了。
于是,他开始传授语言技巧,还通过分享在中国的亲身经历。
将复杂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象,生动地展示给西方的学生们。
他的课程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尤其是那些对中国抱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
在课堂上,大山并没有放弃他的幽默感,他将相声中的诙谐元素融入教学。
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一门全新的语言。
除了教学工作,大山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项目。
成为了加拿大与中国之间的文化桥梁,担任加拿大中国文化亲善大使的身份。
他穷极一生都在做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因此并不会有过多的遗憾。
只是会继续追求于自己心中认为值得的事物。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大山这段相声火了 台下华人笑到飙泪
凤凰网——十年敢想·大山 不拘泥喜剧的洋笑星
新晚报——洋笑星大山的中国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