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李洁尘戏弄耿宝林,为何惹得刘宝瑞,于俊波放声大哭
更新时间:2024-11-23 12:51 浏览量:9
1947年,李洁尘戏弄耿宝林,为何惹得刘宝瑞、于俊波放声大哭
世人皆知相声大师李洁尘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却不知他有一次玩笑竟让当时德艺双馨的相声前辈于俊波当场痛哭流涕。那是1947年的一个炎热午后,在济南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里,几位相声名家正在休息。谁能想到,一个破旧的瓦盆、几张普通的纸钱,竟然让包括刘宝瑞在内的几位相声名家哭成一片。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为何李洁尘会想出如此惊人的玩笑?又为何连见惯大场面的刘宝瑞也会为此动容?
一、李洁尘的江湖传奇
世人皆知李洁尘是位相声大师,却不知他年少时曾是个顽皮的小和尚。1913年,李洁尘出生在北京城里一个艺人世家,原名李惠民。他的父亲是位三弦艺人,按照老一辈艺人的规矩,教艺必用棍棒。这位年幼的李洁尘没少挨打,一天能挨十几下板子都是常事。
有一次,李洁尘因为练功时走神,被父亲用戒尺打得双手发肿。这一打不要紧,这个聪明的小子竟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悄悄溜进了富连成京剧科班。不曾想,这一躲不要紧,京剧老师的戒尺比他父亲的棍子还要重。这下可把小李洁尘给愁坏了。
正巧那时白云观在收徒,李洁尘一合计,当和尚总比挨打强,就这样他成了白云观里最小的小道士,道号"洁尘"。谁知这个名字一起,倒是被他一直用到了后来。
在白云观的日子倒是清闲,没人打他了。可这个天生爱热闹的少年,哪里安得住清净?他开始在庙里捣蛋,时常偷偷把别的和尚的鞋子藏起来,或是在佛前供的香里掺些辣椒面,害得做早课的和尚打喷嚏连连。这些恶作剧让他在和尚们中间很不得人心。
一天,方丈查户口,发现李洁尘是独子,按照当时的规矩,道观不收独子,这才把他打发回家。那时的李洁尘还不到13岁,但这段经历却给了他一个终身受用的艺名。
回到世俗后的李洁尘来到北京隆福寺相声茶园,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物——相声艺人聂文治。那时的隆福寺茶园是北京相声界的重要场所,每天都有众多艺人在此献艺。年轻的李洁尘整日里泡在茶园,听着各路艺人说相声,慢慢地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要拜师学艺并不容易。按照行规,相声界重视辈分,讲究"传承有序"。聂文治辈分太高,不便收徒。经人介绍,李洁尘拜在了焦少海门下,成了"宝"字辈的相声艺人,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大家都叫他"宝尘"。
拜师之后,李洁尘像块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相声艺术的养分。他不但学说相声,还学弹三弦、学手快书、学竹板。渐渐地,他开始在北京城里的各个茶园里登台献艺。那时的他常说:"靠嘴吃饭,就得把嘴皮子练利索。"
没过多久,这个爱说爱笑的年轻人就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在北京城里闯出了名堂。他开始到各地"跑码头",从北京到天津,从济南到徐州,足迹遍布华北地区。每到一处,他都会把当地的方言、民俗学来,融入到自己的相声表演中去。这些经历为他日后成为一代相声名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济南茶馆里的一场戏
1947年的济南,正值盛夏。济南城内最大的聚贤茶社里,几位相声名家在此暂歇。这家茶社位于芙蓉街北段,是当地颇有名气的说书场所。茶社的老板姓王,是个地道的济南人,在当地颇有人脉。
那天,李洁尘、刘宝瑞、于俊波和耿宝林几位艺人刚从北京南下,准备在济南做几场演出。他们选择在聚贤茶社落脚,一来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二来是因为王老板待艺人向来大方。
茶社的后院有几间简陋的客房,专门供外地来的艺人暂住。这几位相声名家便住在这里。这天午后,烈日炎炎,几个人都躲在房间里纳凉。耿宝林年纪最轻,又爱整洁,总是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他房里有个瓦盆,是他专门用来洗脸的。
李洁尘闲来无事,突发奇想,要和大家开个玩笑。他悄悄从耿宝林房里"借"来那个瓦盆,又从茶社的案桌上拿了几张纸钱。他把纸钱放在瓦盆里,又点上一根香,摆在茶社后院的一个角落里。
这时候,刘宝瑞和于俊波正在院子里乘凉,看见李洁尘神神秘秘地忙活,便问他在做什么。李洁尘装作一脸严肃,说:"我刚才看见一个老和尚,他说这个盆是个古董,是从清朝流传下来的'哭丧盆'。这盆里要是点上纸钱,谁看了都得掉眼泪。"
刘宝瑞和于俊波虽然都是德高望重的艺人,但对这种古玩文物也颇感兴趣。他们凑上前去仔细观看那个瓦盆。这时,耿宝林从房里出来找他的洗脸盆,一眼就认出了被李洁尘摆在院子里的就是自己的盆。
耿宝林刚要开口,李洁尘赶紧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说破。耿宝林虽然年轻,但也是个识趣的人,立刻会意。他装作不认识这个盆,也跟着凑上前去看。
李洁尘见计谋得逞,又添油加醋地说起这个"哭丧盆"的来历。他说这盆是乾隆年间的贡品,专门用来在皇宫里做法事用的。后来流落民间,辗转到了一个老和尚手里。那老和尚临终前把盆送给了一个云游僧人,今天那云游僧人刚好路过济南,看这盆和李洁尘有缘,就转送给了他。
说着说着,李洁尘突然往盆里吹了一口气,香烟缭绕中,一股呛人的气味窜入在场几人的鼻子。原来,李洁尘早就在香里掺了些辣椒面,这可是他在白云观当和尚时的老把戏了。
顿时,刘宝瑞、于俊波和耿宝林都被呛得眼泪直流。李洁尘见状,立刻说:"你们看,这就是哭丧盆的神奇之处,谁看了都得掉眼泪!"这时候,几个人才明白上当了,但看着李洁尘得意的样子,又不好发作。
耿宝林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这不就是我的洗脸盆吗?"此话一出,在场的人先是一愣,随即都笑了起来。于俊波笑着说:"李洁尘啊李洁尘,你这玩笑开得够绝的。"刘宝瑞也说:"这位小师弟的确有一套,连我们这些老家伙都给骗了。"
三、玩笑背后的往事
这场看似简单的玩笑,却勾起了在场几位老艺人的往事。1930年代,北京和天津的相声界还有一个特殊的传统——"哭丧盆会"。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艺人们都会聚在一起,举办这种特殊的祭奠活动。
在那个年代,"哭丧盆会"是相声艺人重要的传统活动。活动中要用到一个特制的大瓦盆,盆里放满纸钱,四周点上香烛。艺人们围坐在盆边,为已故的前辈艺人祭奠。这个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是北方相声界独有的习俗。
于俊波年轻时就参加过这样的活动。那是1932年,在天津的一家茶馆里,当时德云社的创始人周德山主持了一场"哭丧盆会"。会上不仅有相声艺人,还有评书、大鼓、快板等各路艺人参加。大家轮流上前,为逝去的艺术前辈献艺。
刘宝瑞也忆起了1935年在北京的一次"哭丧盆会"。那次是为了纪念著名相声艺人张寿臣。会上,艺人们不分辈分,轮流说出与张寿臣相处的往事。有人说起张寿臣生前最爱听的段子,有人模仿他说相声时的神态,整个会场时而欢笑,时而沉默。
而对于耿宝林来说,他虽然年轻,但也听过师父讲述过这些往事。他的师父常说,"哭丧盆会"不仅是祭奠,更是艺人之间传承和交流的重要场合。在这样的场合里,年轻艺人能够听到许多前辈的故事,了解相声艺术的发展历程。
1940年,这种传统逐渐式微。战乱年代,艺人们东奔西走,很多人失散,有的人再也没有回来。原本每年都要举办的"哭丧盆会",到了这时候已经很少有人组织了。
李洁尘虽然没有参加过正式的"哭丧盆会",但他从师父那里听说过很多相关的故事。比如1920年代末,在天津的一次"哭丧盆会"上,有个年轻艺人模仿已故名家的功夫,竟然把在场的老艺人都给唬住了。从那以后,这个年轻人就一炮而红,成了相声界的新秀。
这次在济南茶馆里的玩笑,让几位艺人想起了这些往事。他们谈起了那些已经离世的前辈艺人,谈起了逝去的传统,谈起了战乱年代里相声界的变迁。李洁尘的一个玩笑,竟然意外地成了一次特殊的"哭丧盆会"。
茶馆后院里的谈话一直持续到傍晚。王老板送来了热茶,几个人围坐在院子里,继续说着往事。耿宝林的那个普通瓦盆,此时就静静地摆在院子角落,香烛已灭,纸钱未燃,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想起了许多往事。
四、济南茶馆的最后一场戏
次日清晨,聚贤茶社的生意照常营业。王老板一大早就打开了茶社的大门,擦拭桌椅,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这时,一群身着军装的人突然闯入茶社,为首的是国民党济南警备司令部的一名军官。
军官拿出一份文件,声称接到举报,说有几位从北平来的艺人在此处进行非法活动。王老板连忙解释这几位都是正经卖艺的相声演员,还拿出了他们的行头册子和演出证明。但军官坚持要搜查茶社,并传唤李洁尘等人问话。
这时,刘宝瑞正好从楼上下来。他见势不妙,立即上前与军官交涉。刘宝瑞出示了自己在北平时结交的一些官员给他的名片,其中包括了当时在济南任职的一位要员。军官看过名片后,态度稍有缓和,但仍坚持要检查茶社的后院。
在检查过程中,军官发现了昨天用过的那个瓦盆,里面还留有纸钱的灰烬和香烛残迹。这一发现让军官警觉起来,他认为这是某种秘密集会的证据。于是,他命令手下将瓦盆作为证物带走,并要求李洁尘等人到警备司令部接受进一步讯问。
就在这个紧张时刻,耿宝林突然站了出来。他拿出了自己的行李票据,上面清楚地记载着这个瓦盆是他从北平带来的私人物品。同时,他还说出了昨天发生的玩笑经过。耿宝林的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加上他年轻率真的表现,反而让军官觉得这事可能真的只是一场无心的玩笑。
于俊波见状,也适时地说起了相声行当里的一些趣事,特别提到了相声艺人之间开玩笑的传统。他说,相声艺人平时说话爱开玩笑,这是行当里的常事,昨天的事不过是艺人之间的一次寻常玩笑。
军官虽然将信将疑,但由于没有发现其他可疑之处,最终只是警告了几人,要求他们在济南期间不得进行任何非法集会活动,便带人离开了茶社。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让茶社里的其他客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风波过后,王老板擦着额头上的汗,说这是他开茶社以来遇到的最惊险的一幕。李洁尘看着被翻得乱七八糟的茶社,主动提出要帮忙收拾。其他几位艺人也都加入进来,帮着整理桌椅,清扫地面。
这一天,聚贤茶社没有开张营业。王老板决定让大家休整一天,好好缓一缓。几位艺人在收拾完茶社后,围坐在后院里,谈起了当前的形势。他们商量着接下来的演出计划,决定改变一下原定的节目单,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耿宝林的那个瓦盆虽然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还是被军官带走了。王老板见耿宝林失去了洗脸盆,特地从自己家里拿来一个青花瓷盆送给他。这个青花瓷盆后来成了耿宝林最珍贵的物件之一,他一直带着它走南闯北,四处演出。
五、1947年之后的故事
这场发生在济南聚贤茶社的插曲之后,几位相声艺人各自奔赴不同的方向。李洁尘随后去了青岛,在那里的永和茶园驻场演出。他在青岛期间,创作了一个新段子,名叫《瓦盆记》,暗含了在济南的经历,但改编成了一个游方和尚的故事。这个段子后来在相声界流传甚广,但知道其真实来源的人却很少。
刘宝瑞回到了北平,继续在天桥一带说相声。他将济南的经历编成了一个简短的开场白,常在演出前讲给观众听。1948年春天,他在天桥遇到了一位老观众,那人正好也去过济南的聚贤茶社,两人还一起回忆起了那场风波。
于俊波则留在了济南,在聚贤茶社又说了半年的相声。他与王老板成了好朋友,经常在茶社里说一些济南本地的趣事。后来,他将这些年在各地的经历编成了一本手抄本,其中就包括了聚贤茶社的这段往事。这本手抄本在1950年代初流传到了天津,被当地的艺人传抄。
耿宝林带着王老板送的青花瓷盆,辗转到了上海。在上海的老饭店里,他遇到了一位收藏家。那位收藏家看中了这个瓷盆,出高价要买,被耿宝林婉拒了。1949年,耿宝林回到北京,在前门一带重新开始演出。他将这个瓷盆一直保存到了1960年代,后来捐给了相声艺术博物馆。
1952年,几位老艺人在北京重聚。那时候,聚贤茶社的王老板也来到了北京,在西单开了一家新茶馆。他们在新茶馆里又谈起了当年的事。王老板说,自从那次风波之后,聚贤茶社的生意反而更好了,因为那件事在济南传开后,反而让茶社多了几分神秘色彩。
1956年,李洁尘的《瓦盆记》被收录进了一本相声选集。编者在注释中写道,这是一个关于骗子和尚的故事,但只有李洁尘知道,这其实是他自己在济南的真实经历。到了1960年代,这个段子已经被改编成了好几个版本,有的说是发生在天津,有的说是发生在南京。
1965年,耿宝林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张1947年在济南拍的老照片。照片上是聚贤茶社的门脸,照片背面还有几行字,记录着那场风波的经过。耿宝林将这张照片和那个青花瓷盆一起,交给了相声艺术博物馆。
如今,在北京相声艺术博物馆的一个展柜里,还能看到那个青花瓷盆。盆底刻着"聚贤茶社王礼赠"几个小字。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着这是一件普通的民国瓷器,却没有提到这个瓷盆背后的故事。只有了解内情的老艺人们知道,这个瓷盆承载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见证了那个特殊年代里相声艺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