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桥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相声大师马季忆80年代商演:两天演7场还不给钱,旅馆脸盆里有尿

更新时间:2024-12-04 01:10  浏览量:5

马季的“走穴”往事:两天七场,脸盆里的“秘密”

1980年代的文艺圈,既是机会的温床,也是陷阱的聚集地。相声大师马季,凭借春晚舞台的风采,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艺人。当他怀揣着对艺术的热忱,远赴某地参加所谓“慰问演出”时,迎接他的却是七场马不停蹄的演出、恶劣的住宿环境,以及旅馆脸盆里令人啼笑皆非的“秘密”。这背后并不是简单的误会,而是改革开放初期“走穴”混乱局面的缩影。

从“慰问演出”到“商业骗局”

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让中国的文艺市场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电视的普及让演员们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也给了他们走出单位、靠商演赚外快的可能。当时,这种商演还不叫“商演”,有个更贴切的说法——“走穴”。

“走穴”一词源自旧社会江湖艺人的流浪表演,后来被用来形容体制内演员瞒着单位私下接活赚钱。尽管有些单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种行为仍处在灰色地带。因为市场管理几乎是空白,艺人们既可能大赚一笔,也可能一不小心掉进“黑中介”的陷阱。

马季的这次经历,就是典型的“被坑”案例。一封冠冕堂皇的介绍信、一场打着公益旗号的“慰问演出”,把马季和搭档赵炎骗到了某地。他们一到,才发现自己被安排进了压榨式的商业演出:两天演出七场,吃住条件差到极点。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一切,他们竟然完全无法抗拒。

从“改革红利”到“灰色陷阱”

1. 商演兴起:从死工资到“走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文艺工作者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单位发的固定工资。当红演员的月薪不过几十块钱,日常生活得精打细算。随着电视的普及,观众开始愿意为明星买单,商演市场悄然兴起。

刘晓庆在自传中提到,她在拍电影的空档期用四天时间“走穴”24场,挣了1200块,而这相当于她两年的工资。这种“快钱”让许多艺术家心动,纷纷走向商业化舞台。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时没有正规的经纪人体系,商演市场完全靠中介撮合。中介信誉参差不齐,“黑中介”横行。他们通过虚假宣传吸引艺人,再以各种理由压榨劳动力,赚得盆满钵满。马季的这次“慰问演出”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2. 黑中介套路:公益幌子下的商业操作

马季接到的是一场“给当地退休老人慰问演出”的邀请信,公益性质,没有报酬,只有接送和食宿。到了现场,他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公益演出,而是票价早已售罄的商演。中介甚至威胁马季,如果演出效果不好,就一分钱不给。

为什么马季不能直接拒绝?原因很简单:那是县城,八十年代的县城资源匮乏,电话少得可怜,报警根本行不通。而能开出介绍信的中介,往往与当地势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拒演的后果,可能就是挨揍。

为了不让事态升级,马季与赵炎只能硬着头皮上阵。在这次经历中,他们不仅要连演七场,还被安排住进条件极差的小旅馆。房间里的脸盆甚至被人用作尿盆,这种“细节”让人哭笑不得。

3. 压榨式演出:一天三场的极限挑战

中介安排的七场演出,几乎是榨干了演员的体力。两天内,马季和赵炎演出七场,赶场时间紧张,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演出收尾后,他们还要赶往另一个城市继续表演,完全没有休息时间。

更让人气愤的是,中介在安排住宿和伙食时,依然一副“能省就省”的态度。马季回忆,那次他们每天的伙食是一盆面糊糊,没见过一块肉。这种待遇与票房收入的悬殊反差,充分暴露了当时商演市场的混乱与不公平。

4. 艺人的无奈:为何不反抗?

有人可能会问,马季和赵炎为什么不直接走人?或者报警?这背后涉及到80年代的社会现实。当时的县城资源匮乏,电话极少,而且开介绍信的中介往往是当地的“坐地虎”,背景复杂。演员惹不起,跑不掉,只能认栽。

尽管被压榨得厉害,但商演的收入依然远高于单位工资。即便是被骗的马季,最后也拿到了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报酬。相比死工资,这种快钱对艺人有着极大的诱惑力。

5. 姜昆的“前车之鉴”

更讽刺的是,中介还安慰马季,说他已经很幸运了。之前来演出的姜昆团队,一天演七场,比马季还多一倍。这样的比较,既让人觉得中介毫无底线,也反映了当时“走穴”市场普遍存在的压榨现象。

混乱中成长的市场

80年代的“走穴”,是那个时代的独特产物。一方面,它让文艺工作者有机会摆脱死工资,获得更多收入;另一方面,市场的不规范也让他们付出了代价。马季的经历,既是改革初期混乱市场的缩影,也是文艺人群在夹缝中求生的写照。

有人说,混乱中往往孕育着希望。正是经历了“走穴”的野蛮生长,中国的演艺市场才逐渐走向规范化。而像马季这样的艺术家,也用他们的经历,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

标签: 马季 商演 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