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缘文学•散文随笔】成功不能用钱买||侯国平(河南)
更新时间:2025-04-04 22:45 浏览量:2
成功不能用钱买
文/侯国平
市毛巾厂女工小娟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她天天看手机里的招工信息,看到别人创业成功,当老板挣了大钱,心里就激动得很,她做梦都想当老板,开公司,把生意做大,当个成功人士,不说像马云那样,但至少要有房有车有存款,一年出国旅游两三回。
这一天,小娟在手机里看到一个信息,市飞腾成功策划中心已经帮助一千多名下岗工人,实现了脱贫致富,走向了成功。策划中心老板柳飞燕女士也是个下岗工人,通过自己努力打拼,已经身价过亿,拥有十一家公司,是响当当的成功人士,当上了政协委员,她愿意帮助想成功的男女朋友,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早日致富成功。
小鹃看了微信,喜出望外,连忙按照地址找到了飞腾成功策划服务中心,接待人员满脸笑容地告诉她,放心吧,你找到了我们,就找到了成功,接着就把小鹃领进一个会场,小娟一进会场就被振撼,只见乌秧乌秧的都是人,齐喊乱叫,又蹦又跳,人人都象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嘴里不停地高喊,成功,成功,发财,发财,主席台上有个主持人,不停晃动。口里念念有词,都是网上金句,还不时振臂高呼,发财发财,成功成功。那场面就像电影里义和团祭坛拜神一个样。不一会儿,小鹃就被感染了,很快就被裹挟了进去,跟着人群大喊,成功成功。
成功靠喊几句口号是不行的。走出会场,接待人员就问她,这样的活动你喜欢吗?小鹃说,喜欢的很,人家问,还想参加这样的活动吗?小鹃说想,要想参加活动就要成为会员,想成为会员就要交钱,每人三千元,小鹃毫不犹豫的就交了。
小鹃太渴望成功了,既然花钱就能买来成功,这太好了,就象天上掉馅饼,小鹃就开始不停的交钱,从初级会员到铜牌会员,一直到金牌会员都要交钱,从金牌会员到弟子会员交钱更多,小鹃咬咬牙,拢共交了十三万八千多,其中十万块都从亲朋好友那里借的,还有信用卡透支的。
钱交的差不多了,小鹃当上了弟子会员,终于和老板柳飞燕见了面,还合了影,发给她一个红彤彤的会员证书,还说了一大堆励志的话,比《仁者》杂志里的心灵鸡汤还浓郁,这就算成功了吗?不。老板老派人给小鹃送来一份成功策划书,厚厚的一百多页,小鹃看了看都是从网上摘抄下来的假大空话,柳飞燕告诉她照着办就能成功。小鹃一下子傻了,她觉得成功就像煮熟的鸭子,一下子飞了。她冷静下来,知道自己中了圈套,这时,她已经背上了十几万的债务,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见人就说,成功用钱买不来,千万别上当喽。
明朝万历年间,重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已经破败不堪,悬在关城上方的牌匾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已经脱落,无人能恢复原貌。皇帝下诏,能修复牌匾如旧者,给予重赏。天下书法家闻风而动,跃跃欲试,但却无人胜任,这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店小二站了出来,说他完全胜任那个一字的修复工作,大家都半信半疑。
在重修天下第一关匾额当天,观者如云,官家早早备好了纸墨笔砚,店小二却摆手不用,只见他手拿一块抹布往砚台里沾了一沾,嘴里念了一句走,顺手一抹,干净利落,写出了一字,众人一看,活灵活现,跟原字不差分毫,顿时欢呼不已,大声叫好,饭铺的掌柜也不知店小二有这一手,平日里只见他端盘子洗碗,擦桌子抹凳子,咋还会写毛笔字呢?其中有什么秘诀呢?那店小二说,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在这里当了十几年的店小二,每天都能看见关上的牌匾。不免抬头望一望,每当擦桌子的时候,就对照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这位店小二工作的饭铺,正好对着山海关的门楼,每当他弯下腰擦洗桌凳时,一抬头,正好看见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不由自主地看一看,天长日久,看得多了,那个一字就烂熟于心,呼之欲出了。
由此看来,成功是拿钱买不来的,只有靠一朝一夕,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任何投机取巧,幻想用钱买来成功,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刺刀下的改变
文/侯国平
满清末年,刚愎自用的慈禧太后,相信了义合拳刀枪不入,所向无敌的神话。她支持义合拳发展信徒,乱杀洋人。并且信心满满地向英、美、法、德等十一国下达了交战书,幻想用义合团的力量,把洋鬼子赶出中国去,重新恢复闭关闭塞的一统江山。
然而事实却让西太后失望了,义合拳的设坛祭法,装神弄鬼,并不能神灵护佑,刀枪不入。一遇洋枪洋炮,照样会仆倒在地,血流成河。义和团上万人日夜不停,轮番攻打北京北交民巷使馆区,却久攻不下,死伤累累。八国联军以此为借口,集结兵力入侵中国内地,如入无人之境,占领了大清王朝的首都北京,慈禧太后吓跑了。
此后,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件签订了,那就是《辛丑条约》,条约中,清政府割地赔款,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令人想不到的是,条约中还规定了这样的内容,废除科举考试,不许再办这样的事情。强盗的心理不可捉摸,为什么要签订这样一条内容呢?赔款可以,割地可以,开放门户也可以。唯独不许科举考试,却让一些利益获得者想不通,认为这是断了他们的官路,愤愤不平。认为这是洋鬼子干涉中国内政,是刺刀下的改变,是一千个不答应的。但是八国联军驻扎在北京,在刺刀的威迫下,他们又敢怒不敢言,不得不屈服,想要举办科举考试,又不能办,只是心生怨恨,牢骚不断。
等到八国联军从北京一撤兵,那些遗老遗少又蠢蠢欲动,重提科举考试话题。想在北京考试,但《辛丑条约》墨迹未干,不敢实行。于是提议在定州乡试,刚一提出,就遭到西洋各国使馆质问,连忙退缩回去。但仍不甘心,还要考试,又偷偷商议,借河南开封考棚,为直隶省乡试之所。外国使馆问讯后本想阻止,后经商议说,既然中国人这么糊涂,这么抗拒,我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见让他们考去吧。于是,河北小伙子纷纷前往河南考试,大家欢欢喜喜,以为打了一个大胜仗,取得了一大胜利。并且认为这是科举文化,源远流长,生命强大,是洋人干涉不了的。
取消科举考试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大势所趋的好事。但这件事却是由洋人率先提出来,并且以条约的方式固定下不。这就叫中国人感情上难以接受。还会让人莫名怀疑这些洋鬼子,为啥要这样做。肯定是在干涉中国的内政,其次是要消灭中国文化,用西方的价值观来取代,中国文化这万万使不得。
清朝年间,有一个西方学者,以为自己的知识不够,专程到中国学习,听人说,中国的一切文化都比外国好。他到了中国,就问中国人,你们国家最有学问的是什么人?大家都说是状元。因为要层层考试,全国三年才出一个。这位外国大学问家又问,怎样才可以中状元呢?凭什么说状元最有学问呢?大家都说,状元作的文章,叫状元第,里边学问大着呢,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学问要啥有啥。这位外国学者就买了几本策,仔细研读,研究了许多天,竟然找不到其中的学问在哪里,反倒觉得是一堆无用的废话,无聊的八股。他并不恢心,怀疑是自己的能力和眼光不够,无法研究出其中的奥妙,于是又买了几十本策,请国外的资深学者共同研究,没想到难倒了几十个博士,研究来,研究去,也未能从中研究出一点有用的东西来。
历史已经证明,科学制度并不能选拔出人才,只能奴役文化,摧残思想,无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能培养出专制体制下做官的人。但这个腐朽的科举体制却在中国盛行了上千年,也不知毒害了多少人。但要改变这一体制,却很难。外国强盗用刺刀,妄图改变这一事实,但却遭到了国人的顽强抵抗。由此看来,由外来势力替中国做主,是很不可靠的。因为人的权力和意志是不能代替的。要发展要进步,只能靠中国人自身的觉醒和行动。
后来,在变法浪潮的推动下,慈禧太后不得不下诏废除了科举制度。这是中国人维新变法取得了重要成果。在拍手叫好之余,其中的来龙去脉却令人久久沉思。
相声与良心
文/侯国平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后,日本鬼子占领了北平,敌战区的百姓,开始了八年被奴役的痛苦生活。,日寇占领前,市场上面价每袋二元左右,日寇来了,物价飞涨,不到几个月的工夫,就涨到了几十元一袋。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但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百姓只能默默忍受,关起门来骂一声娘,谁也不敢站出来说一句不同的话。
那时的北平天桥下,有一大批卖艺的民间艺人,为了糊口,日夜奔忙。撂地摊说相声的很多。其中有两位说对口相声的,说了一段面粉涨价的段子,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甲说,才几个月的工夫,面粉价由两块钱涨到了几十块。乙说,老百姓日子难了,这么贵的面,谁吃的起呢,只有官府里的人才买得起。甲说,慢慢等吧,再过一年,就好办了。乙说,再过一年面粉就几百块钱一袋了,怎么能好办了呢?甲说,再过一年,一块钱一袋面也没有人买了。乙问,为什么呢?甲说,老百姓都饿死了,谁还会来买呢?老百姓听了都拍手叫好。但也有甘愿当走狗的,就跑到日本人那里去告密,说这两个说相声的,攻击社会,制造混乱,煽动人心。日本人听了非常重视,他们当然知道,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来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他们绝不允许对他们批评,就把这两个说相声的抓去坐了几天牢,然后又放了出来。
这两个说相声的走出牢房后,还在天桥说相声,说着说着还是面粉涨价的事。因为这都是老百姓天天遇到的事,爱听呀。甲说,如今面粉涨价不怕了,再过些日子就好了,买一袋面有两角钱就够了。乙问,怎么会那么便宜呢?甲说,我说的是装面粉的口袋小了。乙说,口供小也不会那么便宜呀。你是白天做梦吧。甲说,不是做梦,是真的,我说的是装牙粉的口袋。众人一听又哄堂大笑了。这话又传到了日本人的耳朵里,他们恼羞成怒,想要再抓人,但又无话可说,只好装作不知道。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江湖艺人,没有什么大学问,但是他们都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精彩,尤其是他们的人格并不比知识精英差。在那个极端黑暗的年代里,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拼命也要讲几句真话,实话,这实在难能可贵。有人偷偷问他们,你们不害怕吗?别人不敢讲的话,你们都敢说,比那些大学教授勇敢得多。这俩相声艺人说,有什么胆量呢?只不是鬼子来侵占咱们的土地,欺压咱们的百姓。看着就叫人气愤,能把它们打回去,自然是很好了。而我们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没有这套本领。只好是讲几句大实话,骂他们几句,讽刺他们一下,快活快活嘴就是了。这算是最没出息的办法,也没有啥用的。然而就是这最没有出息的,也不是人人都敢这样的,所以,这样的相声艺人理所当然的受到百姓的欢迎和赞扬。
那几个说相声的很谦虚的说,这没有什么,你讲真话大家爱听,来听的人多,就可以多挣几个钱。这也是为了生活,说不上胆量二字。为了生活才讲真话是不太可靠。更多的人是为了五斗米,一句真话也不敢讲的。
文学艺术应该讲真话,不讲真话,无论何种艺术形式,就没有生命力。但在恐怖和威权之下,文学艺术很难讲真话。统治者会打着各种美丽的旗号,命令你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点缀社会,你敢不从命吗?如果你秉持一点良心,讲几句真话,就象天桥下那几个说相声的,立刻就会被抓进牢房去,喝几天稀饭,还给你扣上一顶破坏社会的帽子,你敢么?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立身之本,也是文学艺术世代传承的立身之本。更是检验文艺从业者的人格标准。但是古往今来,敢讲真话的寥寥无几。在恐怖之下,有几个人敢讲真话呢?
当一个社会,好话连连,批评之声被封杀时,一定是知识分子集体堕落的时候。
天桥下那几个说相声的,真的叫人难望其项背!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侯国平)
侯国平。河南正阳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曾在南风窗、中国经济时报、等十几家媒体开设专栏、主创故事新编。省作协会员。现居平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