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桥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大瓜!德云社被罚500元,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新闻悄然登上热搜

更新时间:2025-04-05 19:22  浏览量:3

2025年3月9日,一则看似不起眼的新闻悄然登上热搜——“德云社被罚款500元”。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德云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接受年度核验”,被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依据《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处罚。金额虽小,舆论却炸了锅。网友调侃:“这罚款怕是连一张德云社的门票钱都不够吧?”

但细看德云社的“黑历史”,这500元不过是冰山一角。2023年6月,德云社曾因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违规经营三个月,被罚款3万元;更早的2012年,其经纪人王海因机场打人事件被行政拘留12天。为何这次“小罚单”反而引发轩然大波?答案藏在德云社近年来的“连环塌房”里——“德”字招牌,早已摇摇欲坠。

要理解今天的争议,得从二十年前的一场“打人风波”说起。

2010年,郭德纲弟子李鹤彪因与偷拍记者冲突,被郭德纲力挺为“民族英雄”,结果德云社遭停业整顿。两年后,经纪人王海又在机场与狗仔大打出手,最终被拘留罚款。彼时的郭德纲在节目中痛斥:“他们(狗仔)没有道德,我们自然也顾不上法律!”

暴力争议未平,道德丑闻又起。2022年,德云社迎来“塌房元年”。

“软饭男”于子淇:被曝恋爱期间花粉丝钱、私联女粉,最终被雪藏。

“疯狗式渣男”张九南:前妻控诉其出轨十余人、家暴成瘾,德云社仅停演了事。

“富二代人设崩塌”秦霄贤:被前女友揭穿出轨,母亲更因欠债成“老赖”。

“猥亵未遂”陈霄华:酒后闯入女性卧室,直接触及法律红线。

网友戏称:“德云社的‘德’字不发音,念作‘得寸进尺’的‘得’!”

这次罚款,表面看是“年度核验”的小疏忽,实则是官方对文艺团体监管收紧的缩影。过去对“艺德”多是行业自律,如今《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等法规将道德要求纳入硬性条款。超70%的“网生代”认为私德有亏的艺人应永久退圈,德云社的“流量型”弟子正撞枪口。曾经的“德云女孩”集体倒戈,直言:“台上讲仁义,台下践踏底线,这‘德’字挂给谁看?”

更讽刺的是,德云社内部对迟到罚款极其严苛——秦霄贤曾因迟到被罚4500元,笑称“团建经费全靠我”。对外合规敷衍了事,对内罚款雷厉风行,这种“双标”彻底激怒了公众。

德云社近年力推“颜值高、综艺感强”的流量弟子,秦霄贤、张云雷等人频繁现身综艺,相声反而沦为“背景板”。郭德纲嘴上强调“学艺先学做人”,却从未建立系统的道德考评机制。丑闻爆发后,德云社的应对永远是“雪藏+冷处理”,甚至被曝为保商业利益私下“捂盖子”。

网友呼吁:“少买热搜,多磨剧本!岳云鹏的《五环之歌》能火,靠的是扎实功底,不是八卦炒作!”

500元罚款,像一记耳光打醒了德云社,观众能容忍演员“嘴瓢”,但绝不接受“心歪”。若再不刮骨疗毒,这家曾拯救相声于式微的老字号,恐将沦为“失德艺人回收站”。

正如一位老观众所言:“郭德纲总说‘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如今看来,造孽的恰恰是台上那些‘角儿’。”德云社的“德”字招牌能否保住?答案不在热搜榜,而在每一场演出的敬畏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