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讲究为尊者讳,为何马季侯宝林的恩怨与握手言和被登报宣传?
更新时间:2025-04-07 09:47 浏览量:3
马季和侯宝林可以说是解放后相声界最有代表性的两位,他们为相声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对于两人身上,却因为特殊年代的种种恩怨而留下了深深的创伤,甚至外界一度传闻马季曾经打过侯宝林大师,其实这件事并非传闻,也并不是相声界不能提的旧事,两人的恩怨与握手言和,甚至还曾被登报宣传。
有不少人认为侯宝林是相声百年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一位,解放后,他牵头组织了相声改进小组,使得一度濒临被解散的相声重新焕发了新机,在旧社会被视为下九流的相声艺人,成为了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相声寿字辈门长张寿臣在退休的时候,就曾流泪感慨新社会的好,在旧社会,相声艺人一旦岁数大,无法演出,大多都在饥寒交迫中死去,而新社会相声演员有了身份,退休还能领退休工资,这也难免张寿臣会如此感慨,而这一现状也归功于侯宝林大师。
马季是解放后才成长起来的相声演员,最早马季只是一名工人,但对相声有着极大的热爱,在业余演出时,被侯宝林和刘宝瑞两位大师先后看中,并被调入中广说唱团成为专业的相声演员。有关马季的师承,也被不少人质疑,这主要是因为在那个时代,相声界的拜师被废黜,马季在中广说唱团的时候,有四位老师,分别是侯宝林、郭启儒、刘宝瑞和郭全宝,这四位之中侯宝林是责任老师,虽然没有拜师,但马季的相声水平也的确是老师所传授的,这种相声传承也完全类似于师徒。
1983年央视的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现场,马季作为当时相声界的代表主持晚会,侯宝林大师作为艺术顾问出席,侯宝林大师在向全国观众介绍的马季的时候,直言是自己的徒弟,单单这一句话,就足见分量,如果这也算是摆知(相声行话,拜师的一种仪式,一种说法是摆出来让大家知道),那么在如此庄重的场合,马季的摆知可谓是相声界有史以来最隆重的一位。
马季和侯宝林大师曾因为特殊年代有着不小的恩怨,主要是在特殊年代,侯宝林大师作为艺术权威被打倒,作为他的学生马季也参与了批斗,甚至坊间传闻马季曾经打过侯宝林一个耳光,对于这件事,侯宝林大师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而是模棱两可的说道:别问这个了,旧社会徒弟打师父的有的是。似乎也印证了此事。
中国历来讲究为尊者讳,但马季和侯宝林大师两位的恩怨和握手言和却曾被登报宣传,在上世纪《北京日报》上曾登报一份报道,题目写的是《侯宝林与马季握手言和》,报道记载:1993年元月19日,侯宝林临终前与其徒弟马季握手言和,了结了文革中遗留下来的个人恩怨。
在报道中,马季直言:我没想到在大师的生前能解开这个疙瘩,当年文革中,我30多岁,大师被打成反动艺术权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贴过大师的一份大字报,可大字报贴出不久,我也被打成了修正主义苗子给揪了出来,此时我心里一直感到内疚,大师也曾经觉得感情上受到了伤害。但是,大师高尚的人品、宽容的胸怀,使他很快谅解了我。
这篇报道中没有隐晦两个人的恩怨矛盾,算是对那段历史最好的回应,而这也更印证了马季和侯宝林作为相声艺术大师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