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体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可能是癌症在敲门
更新时间:2025-04-23 09:49 浏览量:1
在临床工作中,许多患者因为忽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负责人刘伟副主任医师,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读如何识别这些信号。
一、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1.不明原因消瘦
在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量的情况下,3 - 6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 - 10%,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中老年人出现突然消瘦,更要高度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的警示信号。
2.挥之不去的疲劳感
这种疲劳感的典型表现是:即使保证了充足的睡眠,仍然整天无精打采,连简单的家务活都感觉力不从心。而且,这种疲劳感在休息后无法缓解,还会逐渐加重,往往还伴随着食欲下降等其他情况。
3.持续加重的疼痛
当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超过2周不缓解时,及时就医。例如头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头痛最为严重,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要警惕脑肿瘤的可能。
4.异常的出血现象
很多患者常常把异常出血当作“上火”,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例如咳血,痰中带有血丝,要当心肺癌;无痛性血尿,可能是膀胱癌的征兆。
5.皮肤黏膜的异常变化
口腔白斑:长期吸烟者如果出现口腔白斑,癌变风险会显著增加。黑痣变化:要记住“ABCDE法则”,即不对称(Asymmetry)、边界不清(Border)、颜色不均(Color)、直径大于6mm(Diameter)、快速演变(Evolution)。如果黑痣出现这些变化,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二、哪些人群患癌风险更高?
1.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过癌症,那么自身的患癌风险会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某些癌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2.患有慢性病的人群
一些慢性疾病如乙肝、胃溃疡、肠息肉等,都有可能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下发生恶变,增加患癌风险。
3.不良生活习惯者
长期每天吸烟1包以上,且吸烟时间超过10年的人群,患癌风险会显著增加。此外,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进而增加患癌的可能性。
4.职业暴露人群
长期接触石棉、苯等致癌物质的工人,由于长期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的环境中,患癌风险也相对较高。
5.45岁以上人群
45岁以上的人群,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下降,细胞发生癌变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三、发现异常怎么办?
当出现上述异常症状时,不要惊慌失措,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异常症状持续2周以上,且症状进行性加重,还伴有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等),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就医时,可以根据症状选择针对性的检查项目。
例如,影像学检查中,增强CT或MRI的检查结果通常优于平扫;病理诊断是确诊癌症的“金标准”,在必要时可以重复取材进行检查。此外,多学科诊疗(MDT)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综合多个学科的专业意见,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四、防癌生活小贴士
戒烟限酒:越早戒烟越好,吸烟是多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适量饮酒,过量饮酒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规律作息:尽量在晚上11点前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物的摄入。
保持好心情:笑一笑,十年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定期体检:40岁后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尤其是针对癌症的筛查项目,如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专家提醒
癌症防控,防大于治。肿瘤放疗科负责人刘伟提醒大家,要树立科学的防癌意识,了解自身的癌症风险,定期进行专业的筛查,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医。身体是不会说谎的,重视每一个异常信号,及时采取措施,守护自己的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放疗科 曾一鸣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