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寄笔谈》载明代清官于谦养子于康轶事
发布时间:2025-05-03 06:41:43 浏览量:1
《禅寄笔谈》为明代陈师所作,其明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思贞,他自幼便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明嘉靖年间,他通过会试副榜,最终官至永昌知府。该书自刻在明万历二十一年,里面有部分篇章记载了于谦和于康的文字,万历二十一年为1593年,距离于谦遇难的1457年仅仅有136年,其记载内容可信度较高。现整理其中两段有关于康的文字如下。
一、于康无子,被人假冒
……公之义子于康亦无嗣,有县送邮役柴某者,给事府尹公家有一子,亦螟蛉,遂冒于康后,欺绐乡里,讹传至今。今义子后以富雄里中,梓行《忠肃公文集》,冒称五世孙”,其岂特与嵩辈抗衡,目中且无嵩辈矣。嵩诸昆季子,予盖子执氏也。惜总戎不能振拔诸季,庠生颇愤激。夫礼,庶子且不得嫡子抗,况仆可以齐主乎?予先世二百年来,与忠肃公为五家之邻,今两家先庐犹昔不数武,砥柱亢直之论,非予发之而谁发?
注:(载‘康:字永亨,世袭锦衣千户。宜人徐氏,生二女。’)
二、于康好收藏而得忠肃公夫妇画像
忠肃公谦养子于康,颇好聚图画。天顺中,自边被赦回,将以节庵公柩归葬于杭。一日无聊中,坐裱褙巷人家,见卖画人负数轴来,呼而取观之,则两轴者,节庵公夫妇画像也,纳微价而得之。时于公家什物图画皆被籍,自分不可得矣。盖同时籍入者有太监卢永,后被宥免,籍物皆还两幅画像乃误给还卢氏物也。若于公有此,不亦甚幸哉!然于康得之,亦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