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桥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僧道小品》(一四零):妙净男道姑

发布时间:2025-05-09 07:35:14  浏览量:1

余仲道开始害眼病,请监川医生郑宗说来为他治疗白内障。他从家中搬出来,住到了旁边的徐氏庵庐中,因为他的眼睛必须避开尘土太多的地方,以保护手术处。当时是十一月。

仲道安排停当,站在门前,遇到了一个道姑,她背着个月琴,摸摸索索地向前走,眼睛只能勉强分辨得出道路。道姑走到余仲道面前,对他作揖,不肯走。问她是何人,从何处来,答道:“我叫妙净,是江西余干人。平常一般在大户人家中化缘,不幸得了眼病,听本地人说你请了良医到这里来了,所以希望能见他。不过我以行乞为生,口袋里没有一文钱。请求与你结一段因缘,使我能再见天日。”

余听了很感动,命庵里的僧童将道姑引去吃饭,并留她住宿。当时天气已近黄昏,准备到第一天再为她治眼病。僧童见了,非常欢喜,烧水给她洗脚,并不时以语言挑逗她。到夜里,铺了一张床,与她同睡了。

第二天,唤出妙净来,请郑医生看。郑说:“这叫做倒睫毛刺入眼眶,因此看不见东西。治这病很容易,不过要上十天才好得了。”余仲道于是对妙净说:“你是女子,住在这里有些不方便。你不过有点愁吃住罢了,我现在让你到租种我的田地的农民家去,让他们管你的饭。”

谁知妙净笑了起来,说:“妙净是个男人,不是女子。”余仔细观察“她”的行步举止,语言气味,的确是男子无疑。怕他骗人,还叫男仆带他去房中查验,果然是一男子。原来他假称是道姑,专门去富人家,有时住上十个晚上。其奸妄之事,没有人知道,直到现在才被人所知。这件事是余仲庸说的。

【原文】

余仲道初病目,招监川医郑宗说刮障翳,出次于舍傍徐氏庵庐,盖法当避器尘以护损处。时十一月中。

憩泊甫定,立于门,遇一道姑,负月琴,贸贸然来,仅能辨衢路。向前揖,不去。问为何人、何自而至,对曰:“妙净,只是余干人。寻常多往大家求化,不幸有眼疾,见乡里传说官人迎良医到此,是以愿见之。但妙净行丐苟活,囊无一钱,乞为结一段因缘,使得再见天日。”余恻然,命僧童引入灶下,留之宿。时已昏暮,将俟旦拯视。童见之,甚喜,烧汤与濯足,时时以微言挑谑。迨夜,置榻偕宿。

明日,呼之出,郑曰:“此名倒睫毛入眶,所以不能觑物。治之绝易,然亦须数日乃可了。”余语之曰:“汝是女子,住此有嫌。汝不过有服食之虑,吾令汝往田仆家暂歇,以饭饲汝。”其人笑曰:“妙净乃男人,非女也。”

余察行步容止,语言气味。为男子无疑,不欲逆诈,竟唤仆导至彼舍,徐徐访之,果一男子耳。平日自称道姑,遍诣富室,或留连十余夕。其为奸妄,不一而起,至是方有知之者。余仲庸说。

选自(宋)洪迈《夷坚志》。

【注释】

1.障翳:白内障。

2.贸贸然:眼不明的样子。

3.余干: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北。

4.觑:看。

5.诣:往,到。

【简评】

男人化装为道姑,出入富贵人家淫乱的事,颇为奇特,是民间传说和通俗文学中的常见情节。例如《初刻拍案惊奇》中的“闻人生野战翠庵,静观尼昼锦黄沙弄”,就有一个与此类似的情节。只不过里面男扮女装的不是道姑,而是尼姑。

未完待续……

本系列是从浩繁的文献中精心选编出来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