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桥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  刘伟鹏:溯源汉字能发现最早对动物的科学属性分类

刘伟鹏:溯源汉字能发现最早对动物的科学属性分类

更新时间:2024-08-27 22:09:57  浏览量:6

以野兽的猎杀貌定义“豸”

禽和兽之后,人们又把生活在人类居住区的爬行类动物总称为“虫”,虫的分类也出现过混乱时期,不光按有足无足分为虫和豸,虫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囊括了所有动物,比如《水浒传》中把蛇叫长虫,把老虎叫大虫,《鱼部》中把鱼叫水虫,长鳞的、长壳的、长毛的都叫虫,甚至人都被叫“倮虫”,鳞毛羽介通谓之虫。

这里着重说一下豸部。豸部在很长一段时间类,囊括了一大部分的动物,是无足动的统称。

豸的来源,是先人根据动物捕食或厮杀前的准备动备而象形定义的。他们观察发现,野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在准备发起攻击前都有弯腰、颌首,紧视前方之貌,呈现出蓄而待发的紧张状态,现在我们在一些场合也能看到动物表现出来的样子,那是它们的本能。

豸便是根据这个本能而定的。以豸为偏旁的字几乎都是具有猎杀本领的野兽。比如豹,从豸勺声,豸表示的就是形态意义,豹的拿手本领就是猎杀,其出动前的姿态,如雕塑一般,具有肃杀的、庄严的、毁灭气息的美。

再比如貉,从豸各声,豸部表意,各字表音,貉是一种性情凶恶的动物,孔圣人都说貉之为言恶也。还有貂,豸表意,召表音;再比如貘,从豸莫声,都是具有捕杀本领的动物。我们可以发现,以豸部为偏旁的字,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代表野兽的行为状态,这一造字定义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确定的。但后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豸后来也指没有脚的虫子。这一变化是如何来的,我们会在后面内容里讲到。

除了按与人类生活区的远近进行分类之外,在古代还有一些能体现科学属性的分类,比如《尔雅·释兽》中把野兽分为寓属、鼠属、齸属、须属四类。

寓属是总指猕猴等之类,它们的喜欢在树木上跳跃,生活习性与木相关,寓木。

鼠属,则指的是与洞穴生活等习性相关,齸属是指牛羊麋鹿等有角无前齿、吃东西有吐出复嚼的习性,须属是指人物气体之所须。这种分类,已经是一种体现出建立系统观察基础上的科学行为。

甲骨文“鼠”

这种分类,在文字的进化过程中,也有体现,比如“刍”字,便是观察动物反刍习性所造的字,还有一些带有明显动物特性的字,都能在其造字原义中看出其与生活习性相关联的部分。

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关系。人与动物的相处过程也是一个情绪极为复杂的过程。人离不开动物,对动物依赖又对动物恐惧,害怕动物带来的伤害。同在大自然条件下,人和动物一起承受大自然的变化,接受大自然的力量,却还要相互伤害(当然,这其中以人伤害动物的更多)。在这种饱含情绪的合作共存关系中,人类依据与其关系的远近,对动物类属进行了清晰的分类,最终达成一个和谐共处、清晰有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