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桥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僧道小品》(一三九):西湖庵尼

发布时间:2025-05-07 07:29:03  浏览量:2

杭州有个官,是当地人。他的妻子被一个年轻人看上了,那青年天天坐在他家对门的茶馆里,伸着脖子侧目窥视,如痴如狂。有天,这青年看到那官家中走出一个尼姑,于是悄悄跟在尼姑后面,直到西湖边上的尼姑庵中。青年进了尼姑庵,讨了杯茶喝。从此常常到庵里去。

这青年非常有钱。他以捐款修建寺庙为名,向这尼姑捐了上千两银子。尼姑感到很惊讶,因为以前并无什么来往,于是问青年是什么原因,青年就把他的真实思想告诉了尼姑。尼姑欣然地向他许诺,叫他过三天再来。

尼姑于是制订一个斋会的计划,上面列有一些大官的妻子的名字,共约二十余人。然后,尼姑来到青年恋慕的那妇人家中,对她说:“我的寺院刚刚装修一新,应该开个斋会来庆贺。我已请了这单子上的客人在庵堂里,现在请你也坐轿前来。”

而妇人一听,立刻梳妆打扮,带着两个女婢前来庵中。等她到达一看,并无其他客人。尼姑拿钱犒赏了轿夫,让他们先回去。又设酒将那妇人和两个婢女都灌醉了,将妇人带到幽室中睡去。

过了些时,妇人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一个男子,她惊骇地问他是谁,却见他已死去了。原来是那个恋慕这妇人的青年,他先潜伏在室中。当他在妇人身上满足了愿望,竟喜极而死去。

妇人等不得轿子,唤醒两个婢女,徒步返回家中。正巧她丈夫不在家中,她也不敢告诉他。而那两个婢女不能保守这秘密,泄露了一些。尼姑怕事情暴露,将死者悄悄埋葬在床底下。

过了上十天,青年人的家里到处寻访他的踪迹,告到钱塘官府里。尼姑、妇人皆被抓去拷问,婢女、仆人等牵连进去的有上十人。历时一年,才弄清事实,尼姑被判了徒刑,妇人免罪。

【原文】

临安某官,土人也,妻为少年所慕,日日坐于对门茶肆,脾睨延颈,如疾如狂。尝见一尼从其家出,径随以行。尼至西湖上,入庵寮,即求见啜茶。自是数往。

少年固多赀,用修建殿字为名,捐施钱帛,其数至千缗。尼讶其无因而前,扣其故,乃以情愫语之。尼欣然领略,约后三日来。

于是作一斋目,列大官女妇封称二十余人,而诣某官宅邀其妻曰:“以殿字鼎新,宜有胜会,诸客皆已在庵,请便升轿。”即盛饰易服珥,携两婢偕行。迨至彼,元无一客。

尼持钱犒轿仆,遣归。设酒连饮两婢,妇人亦醉,引憩曲室就枕。移时始醒,则一男子卧于旁,骇问为谁,既死矣。

盖所谓悦己少年者,先伏此室中,一旦如愿,喜极暴卒。妇人不暇俟肩舆,呼婢徒步而返。良人适在外,不敢与言。两婢不能忍口,颇泄一二,尼畏事宣露,瘗死于榻下。

越旬日,少年家宛转访其踪,诉于钱塘。尼及妇人皆桎梏拷掠,婢仆童行牵连十余辈。凡一年,鞫得其实,尼受徒刑,妇人乃获免。

选自(宋)洪迈《夷坚志》。

【注释】

1.诣:到……去。

2.睥睨:侧目窥视。

3.啜茶:饮茶。

4.情愫:本心,真情实意。

5.瘗:埋葬。

【简评】

这也是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中,有一篇“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显然是从这篇传闻中发展出来的。

未完待续……

本系列是从浩繁的文献中精心选编出来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